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f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

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f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

ID:5499847

大小:697.50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7-12-15

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f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_第1页
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f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_第2页
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f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_第3页
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f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_第4页
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f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f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施工组织设计2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21.1编制依据21.2编制原则2第二章工程概况32.1工程地质条件32.2工程简况6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说明83.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83.2临时工程布置8第四章施工准备124.1人员准备124.2机具准备124.3物资准备124.4资金准备124.5技术准备12第五章施工布署145.1总体施工目标和施工指导思想145.2施工管理机构总体布署145.3施工队伍布署总体规划175.4施工生产总体布署17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及四新技术的利用

2、情况186.1隧道工程186.2路基及路面工程42第七章工程施工计划及其说明587.1工程施工进度计划587.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617.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627.4劳动力计划667.5成本控制计划67第八章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688.1工程质量目标688.2组织保证措施688.3质量保证措施70第九章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管理769.1现场安全施工管理769.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81第十章环保与环卫管理84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1.1编制依据1.1.1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峡江路)F

3、标段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等。1.1.2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等国家和重庆市现行的有关法规、文件。1.1.3现场踏勘及调查情况。1.1.4我单位现有技术水平、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情况。1.1.5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1.2编制原则1.2.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总体指导思想。1.2.2遵循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科学组织精心施工,遵照国家及当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规定,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等措施。1.2

4、.3根据工期要求,统筹安排,尽早开工,尽快形成施工高潮。针对不同工程情况分别采取网络计划、流水作业、并行作业的方式组织施工,确保工期。1.2.4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成果,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争创一流的指导方针,确保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创建精品工程。1.2.5坚持永临结合,尽量少占耕地,既满足施工需要,又兼顾节约资源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布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生产及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地质条件2.1.1位置、交通及地形地貌长岭岗隧道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以南,隧道进口属

5、峡口镇西流村境内,有一废弃简易公路到达进口,经简单修复后汽车可达隧道进口,交通较为方便;隧道出口属峡口镇柏林村境内,出洞口距峡口镇金仑电镀厂简易道路约800m,交通运输不方便。隧道穿越的长岭岗峰顶标高317~334m,麓标高172~203m,相对切割高差131~145m左右;隧道进口高程227~231m,出口高程231~237m,隧道穿过地带相对高差最大达107m,隧道最大埋深约102m。山势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山脊呈北北东~南南西展布,其地貌属构造剥蚀脊状低山地貌。长岭岗地处铜锣峡背斜的南西翼,地貌形

6、态受地质构造和岩性制约,地形具有南西缓北东陡的特征。北东坡较陡,坡角40~60°,南西坡相对西坡稍缓,坡角15~30°。两坡均具上陡下缓形态,坡面为折线坡。隧道由北西向南东横贯长岭岗。北西为兰草溪,南东为石河堰,呈单岭双槽形。隧道所处地区人口、房屋较少,仅在隧道进出口附近有部分居民聚居。隧道区地形陡峻,通行困难,交通条件较差,设备搬迁艰难。2.1.2地质构造长岭岗隧道地处于川东坳陷褶皱束地质构造单元上,位于铜锣峡背斜南东翼,铜锣峡背斜南起长江南岸新房子,经铁山坪,其轴线为N10L~20LE,不对称,呈

7、箱状。轴部地层为须家河组~珍珠冲组,产状平缓;两翼地层为珍珠冲组~上沙溪庙组,西缓东陡,西翼倾角35°~55°、东翼倾角45°~65°。2.1.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图B1),场地第四系土层为填筑土和亚粘土,厚度0.30~5.50m,但分布范围有限,基岩出露良好,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属Ⅰ~Ⅱ类,处于构筑物抗震有利地段,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8、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可简易设防。2.1.4地层岩性隧址区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各地层岩性特征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层(Q4me):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附近的采石场及出口交叉道附近居民住宅区,由亚粘土、砂岩块碎石及少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组成,厚度0.50~3.80m。残坡积层(Q4el+dl):主要分布在坡麓地段,为亚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含5~15%的砂岩及泥岩碎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