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9494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新理念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不是把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传授给学生,而是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习的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索。学,不是吞咽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而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操作、思考、讨论、总结评价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过程之中。正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平均分”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并没有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什么叫“平均分”
2、,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这是小红,这是小军,这儿有四根小棒,我想把它们分给这两个新朋友,你想怎么分呢?”由于这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所以当学生看到有两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小女孩和四根闪闪发光的小棒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全班学生都显得非常兴奋,于是纷纷拿出自己的小棒按我的要求来分了。由于操作简单,很快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分好了。我请了一位学生上台分,并问:“你是怎样分的?”他告诉我:“小红分3根,小军分一根。”这时下面还有不少学生在举手,我点了其中的一个,她说:“
3、老师,我和他分的不一样。”于是我又请她上台来分,她边分边说:“老师,我和他分的刚好相反。小红分1根,小军分3根。”下面仍有不少学生举手:“老师,我还有不同的分法。”我又请了第三个学生上台来分:“我给小红和小军每人分2根。”我把三个人的三种不同分法一同展示出来,问:“还有不同的分法了吗?”学生一起回答:“没有了。”我为学生们的开放性思维感到高兴,于是我便开始把学生往“平均分”概念上引导了。我指着第一种分法问:“如果这样分,两个小朋友分到的小棒同样多吗?”学生回答:“不同样多。”我又指着第二种分法问:“这样
4、分同样多吗?”学生仍然回答:“不同样多。”“那这一种呢?”我指着第三种分法问学生,学生一起回答:“同样多。”我把“同样多”这三个字板书在黑板上,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同样多”与“平均多”之间存在着联系。通过以上每个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示以及不同分法的展示,学生们的心目中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留下了“平均分”的感性认识了。接下来,我指着第三种分法的小棒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概括,我试着让几个好学生说一说什么叫做“平均分”,再请两个基础薄
5、弱些的学生也跟着说一说。令我感受到惊喜的是,这两个差生由于刚才也参与了摆小棒的操作,居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平均分”的含义。这时,全班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说一说,我就让同座位两人互相说,说完之后,我才出示这节课的重点定义:平均分。然后让学生对照着想一想,刚才说的对不对,说得好不好。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如果让这新概念只是这么读一读就一晃而过,很可能还有一部分学生并不理解这个概念,为了初步考察学生是否真正弄懂事了概念,我又对他们进行了考查,出了3道判断题:在下面不同的分法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
6、为什么?(1)︱︱︱︱︱︱(2)︱︱︱︱︱︱︱︱(3)︱︱︱︱︱︱︱︱令人满意的是,每道题大部分学生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并能够根据定义来说明是或不是的理由。这一教学环节是新课“平均分”的导入部分,由于是新概念,又是除法的初步认识,若开门见山,一上来就直接出示概念,对不少学生来说,很可能一下子很难吃透定义,或许会似懂非懂。因此,设计好这一课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诱因,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教学活动氛
7、围。一开始,我就抛出两个问题:给两个新朋友来分小棒,对每个学生来说,便于操作,能够激起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通过具体不同的操作,进行比较,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动机,不仅要在课的开始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不断地想方设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学生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之后,再一次抛出问题,让学生判断各种分法是否算平均分,以检验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是否透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想,在这个案例中最为突出的是我营造了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8、在玩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品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