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85876
大小: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5
《一材多用示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材多用示例(引证法)(原文)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东坡志林》)(译文)近年来孙莘老认识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么把文章写好。(欧阳修)说:“没有其他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这样)自然而然会好的;世上一般人的弊病是写的文章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文章),便要求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缺点不必等别人来批评挑剔,(只
2、要)多作自己就能察觉它。”(《东坡志林》)(迁移片断1——2005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忘记与铭记”)人生,是一个在“忘记和铭记”之间不断选择的过程。忘记你的伤痛,铭记你的理想,是一种选择;忘记你的理想,铭记你的奋斗,也是一种选择。“欲成事,先蓄势”,古今如是。仅就赋诗作文这等小事来说,也是如此。《东坡志林》中记载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一段话:“文章之道,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可是,世人的心中总是充满浮躁,在名利的诱惑下或者说在以名利为核心的“理想”的鼓动下,又有几人能够安下心来,多读多写?“每一篇出
3、,即求过人”,心头笔下皆被浮躁的气息填满,这样的文章,又怎能具有真正的价值?今天,我们坐在考场上写文章,貌似考的是平日积累所成的文笔,实际上是在考验作文者能否在这浮躁的世上,保持一颗安和、平静与不慕功利的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忘记“理想”,铭记奋斗,忘记结果,铭记过程,也许一切才会水到渠成。“忘记和铭记”的对局,真的是令人斟酌一生啊。(迁移片断2——2005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位置与价值”)一般而言,位置高的东西自有其价值,当然,虚高的不算。而我要强调的是问题的另一面: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拥有高位的,当然
4、,不一定是世俗的高位。仅以赋诗作文这等小事为例吧。《东坡志林》中记载,有人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关于写文章的事,欧阳修答曰:“文章之道,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这里的“工”,指文章的精妙绝伦。我想,这里首先说的是文章的价值,而非位置。欧阳修是看不上那些泡沫文章的。“……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这样的心态下产生的文章,一无价值,二也就无位置。当然,不排除有些炮制出来的东西暂时拥有了较高的位置,但它们一定经不住历史的检验。由此奉劝当代中国的写手们,多写些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吧,否则将永远没位置
5、。(迁移片断3——2005年高考全国丙卷试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古人云: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希望这是真理,但事实告诉我们,世事也不尽然。尽管出现了一两个少年作家,也无法掩盖一个事实:我们这帮中学生,二十一世纪的写不过九十年代的,九十年代的写不过八十年代的……每每捧起学兄学姐们旧时的文字,竟然惊叹他们写得那么好看,我们却总是一逃再逃。物质丰富了,讯息发达了,视野开阔了,而我们的写作却呈现出一代不如一代的趋向,当真出人意料。但细细想来,一不爱读书,二不爱动笔,又怎能超越前人呢?《东坡志林》
6、中记载,有人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关于写文章的事,欧阳修答曰:“文章之道,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这不也正是对当代中学生的忠告吗?在学习写作的征途中,让我们克服惰性,多读多写,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出人意料的超越,享受情理之中的惊喜。(迁移片断4——2005年高考北京卷试题“说‘安’”)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第,不但不是一件坏事,而且越来越成为当代人们普遍具有的要求。其实,早在千年以前,古人便对“安”与“不安”做出过充满智慧的认识。《东坡志林》中记载,
7、欧阳修在教人写文章时说:“文章之道,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就是说若要将文章写好,须多读多写。他认为世人的毛病在于,懒得写也懒得读,而“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说得再直白点,不愿付出只想得到,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不安于平庸,便要学着安于寂寞,安于吃苦。与其看着别人成功而眼睛发红、内心不安,不如放长眼光、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做些事。这里面的道理难道仅仅限于写文章吗?(迁移片断5——2006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乌鸦与老鹰”的寓言)乌鸦对老鹰的羡慕,其实寄寓了很多初道者对其偶像的情感。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
8、个行业,总有其领军人物。宋代的“海内文宗”欧阳修,堪称文坛上名重一时的大鹏鸟,为多少读书人所仰慕、效仿。尽管如此,却再无第二个欧阳修。《东坡志林》中记载,有人问欧阳修怎样才能将文章写好,欧阳修答曰:“文章之道,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这话说得多明白,学欧阳修的笔法,不如学其多读多写的勤奋。否则,终是身子太轻,底子不厚。对那些只学姿势不学神韵者来说,乌鸦就是乌鸦,一辈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