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doc

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doc

ID:54972855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doc_第1页
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doc_第2页
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OO三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科教学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桥东小学三年(4)班孔群芳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学中,要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创方法的益处和乐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加高,创新的兴趣也就会更加浓。一、学会质疑,培养创新精神。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是人类思维品质,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小问号”。问题提得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产生对知识探索的需要,激发思想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质疑入手,凡事问个什么,通过思考增

2、强敏锐力。当我教完《赵州桥》这一课后,学生已了解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而且也知道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这时候,我班一位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他说:“既然赵州桥的设计这么好,那样为什么现在的桥不按赵州桥的建造方法那样去建呢?”这一问,激起了同学们思维的动机,迸发了创造思维的火花,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太宽的江面不能采用这种设计”。有的说:“都造成一样子不好看。”还有的说:“现在技术先进了,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更坚固的材料建造美观新颖的大桥。”3同学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懂得了赵州桥的设计建设在一千多年前是一个创举,开创建桥史的先河,为后来的桥

3、梁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但科技在进步,社会在进步,桥梁的建设自然也在不断进步。一、强化学习交流,培养创新意识。课堂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主渠道,应倡导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与同伴之间的多方面交往。我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课堂模式。“师一个,师一班,个一班”三种交流模式。努力创造各种交流交往方式,力求“交往全面化”实行,师生交往。学生之间平等而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认识成长,其中同伴交往是课堂中人际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形成多种方向的信息流;这样,不仅结局问题的速度快,而且传送的信息多

4、,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室权威控制的单向信息交流所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的局面,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品质。如我教学《小儿垂钓》时,一位学生提出问题:“诗中的‘稚子’是什么意思”,我把问题转交给学生:“谁知道的站起来说”。学生A说:“我从题目中的小儿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这是我没有满足正确的解释,而是让学生们更充分地交流,发表个人不同见解,我对学生说:“你们真聪明,不但懂得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会联系课题呢!谁还有其它的的方法来理解?”。在老师的鼓励下,小手纷纷举起,畅谈自己的理解,学生C说:“蓬头是指头发乱七八糟,而大人一般都会把头发梳得很整齐。只有小孩子才不注意,头

5、发才会乱七八糟,所以这里的‘稚子’是小孩”。学生D说:“课文的插图是配合这诗画的,画中是一个小孩在钓鱼,所以‘稚子’在这里指小孩”。学生E说:“图上的人发式是古代小孩子的发式。‘稚子’就是小孩。”3在教学过程中,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萌发了创新的动机。一、展开想象,创设情景美。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金华的源泉。”想象是创造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的中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文的第4

6、自然段时,我借助舞蹈创造想象情景美,在学生赏花得入迷之际,我说:“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朵朵荷花,一阵微风吹来,我们也翩翩起舞,好不好?”,同学们高兴地站起来“翩翩起舞”,我又说:“瞧,全班同学仿佛都变成了婀娜多姿的白荷花,在微风中摇,舞姿迷人”,我向跳得起劲的同学问:“你为什么翩翩起舞?”顿时,“白荷花这么美,心里高兴。因为我看荷花看得入迷,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微风吹,荷花动,变成荷花的我也跟着动,就像在跳舞那样。”同学舞进入了作品中描绘的“人花融为一体,人花同欢乐”的意境,在美的情境中发展想象能力和领会语言的能力。教学实践,使我懂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7、创新精神,就要强化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2004年6月28日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