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51821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4
《文言文陋室铭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陋室铭》复习导学案一、知识储备,复习测评1.《爱莲说》选自 ,作者 ,字 ,北宋 。2.给下列字注音: 蕃( )濯( )亵( )鲜( )淤( )泥清涟( ) 不蔓( )不枝隐逸( )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记出你暂时不能理解的语句。 【资料补充】 1.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屋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宋代理学创始人,著《周元公集》。 2.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
2、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3.“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二、复习目标⒈朗读《爱莲说》,并把握字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自读文本,预习交流(一)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甚蕃 ( ) 独爱莲( )不染( )清涟(
3、 )濯( )不妖( )6不蔓不枝( )益清( )亭亭( )净植( )亵玩( )谓菊( )君子( )鲜有闻( )宜乎众矣(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 君子者也。 6.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4、矣。 (三)理解性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2.全文的中心句是: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8.比 喻 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10.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是:11.比喻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
5、度的句子是: 12.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的句子是: 四、问题引领,探究合作1.概括1、2两段的主要内容。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3.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几个方面?结合文中句子具体说明一下。 ①从 方面,写出了莲 ; ②从 方面,写出了莲 ; ③从
6、 方面,写出了莲 。 4.具体分析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 。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
7、 。 “香远益清,亭亭静植”象征 。 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代表了哪三种不同的处世态度?(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 这种人。(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 这种人。(3)莲---“ 花之 君子者”象征 这种人。 6.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
8、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9.作者“独爱莲”,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10.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11.课文前面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12.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