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19533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3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城关三小:韦小雪一、说教材《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主要是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这篇课文讲述了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这篇课文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人,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
2、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课文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年龄在九岁和十岁之间,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从平时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基础知识掌握
3、得较好,但阅读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教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主要采用:(一)读中感悟法新课标提倡: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用词准确生动,语言简洁流畅,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二)自主合作探究法等。学法:与教法相适应,采用“问—读—议—说”,等学习方法,在多样的课堂教学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三、说教学程流程(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一
4、上课就播放动画片《自相矛盾》,给学生以形象感受,唤起学生的热情,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看到矛和盾是不能放在一起的,这时导入课题:这篇课文也和矛和盾有关。不过,这次写的可是一个聪明人的故事。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题。这样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矛和盾又是怎样集合在一起的呢?它们的集合又会怎样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设计意图:课文浅显易懂,因此,放手让学生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自学能力和概括内容的能力。]阅读是一种个性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准备让
5、学生紧紧围绕他们自己的疑问“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深入地自读课文,边读边画。然后,可以同桌互议,也可以小组互议。在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老师也积极地参与,把他们理解到的关键词语:进攻、自卫、合二为一、集于一身、大显神威重点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积极地参与到了质疑解疑的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在他们的相互启发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三)感悟文本,指导朗读。[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研究性问题“发明家怎样由矛想到枪炮”“怎样由盾想到造铁屋子”让学生与
6、发明家一起思考,认真读书,获得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通过转换角色当一回发明家“介绍给同学听”,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为突破难点做准备。]在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我再次引导学生联系句子来体会词语的意思。比如“难以招架”可以让学生通过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发明家左抵右挡”来体会。【课件显示重点句子】另外还有师生的互动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比赛的激烈。还有“大显神威”,抓住课文中的句子“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就退了十公里”深入了解。在
7、这儿,我还可以抓住文本空白,让学生想象德国兵见到坦克后会怎样叫,怎样逃。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更好地理解坦克的威力。【坦克课件】这生动的描述和想象无疑是对“大显神威”的最好诠释。原因在于坦克巧妙地将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才会有这样的威力,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优秀品质。这样,又从另一个角度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发明家的思考过程是课文的重点,在这儿,我采用填空、粘贴的互动方式,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不仅了解了坦克的形成过程,也了解到发明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四)畅谈感受,理解道理学生在学习语言
8、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较为抽象,如能将课文和事例融为一体,在事例中感悟语言,在事例中理解课文。那么,教学就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