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景应对案例(张启素).doc

教育情景应对案例(张启素).doc

ID:5473041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教育情景应对案例(张启素).doc_第1页
教育情景应对案例(张启素).doc_第2页
教育情景应对案例(张启素).doc_第3页
教育情景应对案例(张启素).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情景应对案例(张启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困生的转化綦江区第一实验小学张启素(一)案例呈现 许楠鑫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懒惰、贪玩,缺乏学习责任感,所以学习成绩特别差。课堂上常常走神,一节课上了下来,他只知道模糊的概念,作业无从下手,只能做一点儿最基础的。对不会做的作业,有时抄一点儿别人的,大部分就空着,课下也不知道请教同学或老师。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学习成绩处于班级最下游。如果你是这个班的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会怎么做呢?(二)智慧锦囊:设身处地想一想,你会选用下面哪位或哪些老师的做法?1、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   2、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激

2、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激励其进步。   3、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尝试用上饱含感情的赏识性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用赏识性评语,增强学困生的自信。    4、班级管理尽可能用赏识性教育,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学困生自然受到熏陶教育。(三)老师的方法4我是这样做的——1、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多指点。在学习上实施监督制,随时找他谈话,使他觉得老师在关心、爱护她,这样他才能相信老师说的话,这时候,与他谈到关心父母,关心班级,树立起学习的信心。2、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

3、来说,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我让许楠鑫和彭圆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3、鼓励、支持、帮助他克服懒惰、不动脑的习惯。我努力帮助他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等,见到他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肯定、鼓励,使之坚持不懈。4、他有时犯些小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不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逐步让他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5、不厌其烦,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

4、教育。我的思考——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关心和呵护,而对学困生的转化,更应倾注教师不懈的努力。如果在学困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一定会促进学困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教师,应4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学困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让他们尽可能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四)专家点评:“学困生”由于成绩屡屡落伍,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冷落、同学的小视、家长的训斥,一直处在压抑的境况中,所以自卑、厌学。“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

5、高明。”“智慧锦囊”2和3还有“老师的方法”3的办法会增强他们的自信,让其兴奋起来。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教师要多关心他们。“老师方法”1、2、4就是从这个角度思考的。同时还应做到少批评、少发火。这样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所以同时运用“老师的方法”5,调动家长与自己形成教育的合力。追踪考察,耐心等待,才会慢慢看到效果。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智慧锦囊”4谈到:时刻对班级里出现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班上的同学自然会觉得: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这样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学习收获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

6、努力,许楠鑫在各方面有比较明显的转变,学习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明显的进步。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4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转化学困生的绿色通道。在这条通道上,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每一位学生,才会得到美丽的回报,这种爱是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也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