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俞正强.doc

乘法分配律俞正强.doc

ID:54724676

大小:66.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0

乘法分配律俞正强.doc_第1页
乘法分配律俞正强.doc_第2页
乘法分配律俞正强.doc_第3页
乘法分配律俞正强.doc_第4页
乘法分配律俞正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俞正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永康市大司巷小学胡曌英整理(2013.11)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8页至第49页。二、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运算,也是四则运算教学的起始课,它的地位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是作为初识性教学,我们却不可漠视这个学习现实起点。对于多数一年级学生来说,加法并非第一次接触,透过这种“似曾相识“乃至“比较熟悉“的感知经验,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这种经验仅仅停留在对加法算式的认知上居多,对于图意蕴含的加法意义缺乏准确的解读与口述,更不能从抽象的加法算式外化例举具体化的生活原型。也

2、就是说,学生对加法意义的认识是模糊的、不明确的、不深刻的。只有当学生对图与式有着较好的对应性理解,对加法生活原型能顺利提炼与表述,才能显示学生对加法含义有了正确认识。为此语言表述图示是落实理解加法意义这个教学重点的达成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然而对于刚刚入学不久的儿童,他们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仍然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为了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材呈现了丰富的情境。纵观教材,分成三个层次——层次1:结合“铅笔图”和“熊猫图”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意义;层次2:”摆一摆,算一算“借助动手操作,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3、;层次3:”说一说“,即找生活中加法的原型,沟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丰富对加法意义的理解。细看教材的层次1,层次1又包含着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说一说,数一数这个现实情境的创设既联系了生活实际,但在合起来的过程中包含着加法,加法的意义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这是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基础,图中笑笑和淘气的对话,笑笑是在描述整个活动的过程,淘气是用从头数数的方法得到铅笔的总数。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数的运算的实物演示过程。第二部分:说一说,数一数,这个部分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与上面不同的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淘气初次使

4、用图形表示实物,一边数一边画图表示数的过程,这是学生认识数的运算的图像表征过程。这两个情境虽然内容不同,但是表示的都是同一类问题,都是把3个和2个合起来得到5。第三个部分:认一认,这个部分是认识加法算式和加号。上面三个部分的内容蕴含了学生认识数的运算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实物演示、图像表征与符号运算。(一)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二)教学难点:学习和体会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的过程。(三)教学关键:通过引导观察、演示操作、讨论交流、完整表述等手段理解加法意义。四、具体目标(一)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5、通过演示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能正确的读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3.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4.在不断的口头表述过程中,提高表达自己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他人的能力。(二)知识点目标1.加法意义的理解2.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3.加法应用题结构的渗透(三)教师目标1.通过教师演示、师生共同演示、引导学生独立操作和口述操作过程三个层次的直观演示过程理解加法的意义和加法应用题的结构。2.通过及时追问、设置悬念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种计算方法。

6、(三)学生目标1.通过边做边说:独立说、同桌说、全班说等不断说和做来理解加法的意义和加法应用题的结构。2.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引入、初步体验特征(课前板书:又对又快6×7+4×712×6+8×613×15+7×158×19+2×19)第5道题老师接下去会写什么?(板书:196×)提问:接下来确定吗?(板书:196×21+4×21)提问:只有哪个地方是不确定的?追问:为什么其他的是确定的?追问:(指着196×21+4×21中的两个“2”),为什么前面的21确

7、定,后面的不确定?追问:(指着196×21+4×21中的“4”)为什么这个数一定是“4”?追问:为什么一定是整百数呢?追问:如果老师把“4”换一下,可以换成几?(一样)×+×(凑整)师生总结:一组数字一样,一组数字凑整预设1:196×12+7×12预设2:196×13+45×13预设:符号确定,数字确定预设:“21”是确定的预设:都是×+×(都是两个积的和)学生观察前面的算式预设:因为4+196是整百数观察前面几道题预设1:104预设2:204预设1:396×国庆节刚刚过去,创设这样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投入到

8、学习当中。师:请你们自己动手写第6组数(请写不出来的小朋友上台询问原因并指导)提问:为什么写得这么快?(规律很好找)17+4×17预设2:293×21+7×21环节二探究新知师:怎么算得又对又快?第一道怎么做?提问:哪一道最难?(请学生上台报)师:这些题目不论数字大小都很简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