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60745
大小:95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2
《高寒冷凉地区设施园艺的发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寒冷凉地区设施园艺的发展徐文栋高寒冷凉地区简介设施园艺简介设施园艺在高寒冷凉地区的发展现状设施园艺在高寒冷凉地区的发展方向及意义4123目录高寒冷凉地区概念是指处在海拔高度在2300米以上,纬度大于32度,终年气温低,光照时间长,光辐射大,温差大,不适宜作物生长的地区,包括我国的东北,西北,以及西藏等地区。高寒冷凉地区的气候资源特点1.热量资源不足。本区大部分地区≥0℃积温为500~3 000℃,最热月平均气温为6~18℃2.光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000~8500兆焦耳/米2,光资源不仅丰
2、富,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有利于农业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3.水分状况区域差异大。年降水量大多在900毫米以下,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减少。4.空气稀薄。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氧和二氧化碳等密度小。高原空气稀薄是造成人畜高山反应、动植物生理生态变化的主要原因。高寒冷凉地区光照强降水少气温低辐射高高寒冷凉地区的气候特点高寒冷凉地区的区域分布设施园艺设施园艺:又称设施栽培,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寒冷或炎热)或地区,利用特定的设施(保温、增温、降温、防雨、防虫),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
3、境,以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一种环控农业。万物生长靠太阳。据科学家测定,现今太阳照射到地面为人类利用的阳光还不到1%,如果能提高到3%至5%,农业生产还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农作物利用阳光,还需要温度、水分、土壤、气体的供给和配合。例如像高寒冷凉地区、干旱缺水的地方以及一年中之冬春低温季节,尽管阳光丰富,庄稼和畜禽仍不能良好生长。发展设施农业,利用覆盖塑料薄膜或建造玻璃温室,人工调节阳光、温度和水分,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彻底将“春种秋收,夏管冬藏”变为“四季常青,全年
4、收获”的农事程序。设施园艺的发展历程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玻璃温室植物工厂按在我国发展的时间顺序设施园艺在在高寒冷凉地区的发展现状高寒冷凉地区的设施园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农业产业化一个新的增长点。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的生产,其中节能日光温室、普通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最快,传统加温温室由于能耗大,运营费用高,产量效益低下而发展缓慢。设施园艺是生物高新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而我国在这两方面与外国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距离,从而导致了我国设施园艺技术的总体水平长期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0世纪80
5、~90年代,高寒冷凉地区设施园艺基本上是以传统农业—土木结构温室、土温床、土立壕、风障等为主要栽培模式。温室覆盖材料均为玻璃,面积小,空间小,主要用于育苗;温床和立壕主要用于育苗和小量生产;风障主要用于越冬菜和春菜的生产。这些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并集体经营。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国外技术的引进,打破了传统农业的束缚,尤其是农用塑料薄膜的生产,使设施园艺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塑料大棚、中棚、小棚应运而生,并在生产中迅速推广,从而使温室的功能得到扩展;特别是从日本引进的地膜技术,不仅在蔬菜产
6、业上应用,在烟草、卉、西甜瓜等均有应用,成为设施农业技术革命的标志。 近年来,设施园艺实现了大发展、大变革。抗老化、防雾滴、防紫外线的专用薄膜的问世,带动了温室产业的变革,温室类型也由一面坡式、一面坡改良式发展到拱型日光节能温室(东农98—Ⅰ型),种植作物更加广泛,既可生产蔬菜、食用菌、花卉、果树,还可以养猪、养鱼等。2002年后随着新型覆盖材料(聚碳酸酯板)的问世,设施园艺结构类型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型连栋温室(龙园智能温室)和节能环保型日光节能温室(园艺2000型)在各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得
7、到大面积推广,形成了新一轮设施园艺的跨越式发展。高寒冷凉地区设施园艺的限制因素强辐射少降水低气温设施园艺设施园艺在高寒冷凉地区的发展方向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温室花卉植物工厂设施园艺在高寒冷凉地区的发展措施1充分发挥该地区光资源丰富的优势,现今太阳照射到地面为人类利用的阳光还不到1%,如果能提高到3%至5%,农业生产还会有很大的发展。2高寒冷凉地区、在一年中之冬春低温季节,尽管阳光丰富,庄稼和畜禽仍不能良好生长。发展设施园艺,利用覆盖塑料薄膜或建造玻璃温室,人工调节阳光、温度和水分,创造适宜农作物
8、生长的环境,彻底“春种秋收,夏管冬藏”为“四季常青,全年收获”的农事程序。3采用工厂化农业。它是综合运用现代新技术、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密集型农业,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连续作业,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产品。设施园艺在高寒冷凉地区的发展意义三:设施园艺的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繁荣了农村经济,在现阶段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二:丰富人民的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