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论文.pdf

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论文.pdf

ID:54601243

大小:1.43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03

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论文.pdf_第1页
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论文.pdf_第2页
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论文.pdf_第3页
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论文.pdf_第4页
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王兴平摘要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承载这一战略的实施成为重要问题。本文提出“创新型都市圈”的构想。通过与创新型城市和制造型都市圈的比较界定了创新型都市圈的概念与内涵,基于逻辑推演和实践观察,提出了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机制,认为与创新型城市相比,创新型都市圈具有“多尺度”、“跨政区”和“复杂网络”的三大基本特征,概括提出“创新要素和平台的内驱力”、“政府规划与政策的外驱力”和“服务配套的助推力”是驱动其发展的三大动力,并解释了“都市圈互通式循环创新链”作为创新型都市圈发展核心载体的作用。最后在概述美国创新型都市圈的主要类型

2、基础上,对硅谷为核心的创新型都市圈进行了简析,验证了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发展机制和创新链的存在及其作用。关键词创新;都市圈;城市发展;硅谷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14)04—0009—08作者简介王兴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东南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南京210096自2006年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一目标以来,以创新促转型正成为各级政府制定发、相关研究综述展战略的新的出发点。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在城市规划研究领域,英国的PeterHall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具体目标,并(1998)最早开始关注城市与创新之间的关

3、系,认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重大发展战略来部署。为地点对创新十分重要,具有创新特质的城市往从发展实践看,国内外发展比较成熟的都市圈既往处于“大量新事物不断涌人融合的新社会”。是经济相对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是科此后,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城市教创新资源密集的地区,随着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创新能力的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体系、城等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都市圈在联系进一步强化市创新空间的扩散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王缉的同时,在引领区域创新发展方面也可以发挥重慈,2001;邹德慈,2005;王兴平,2005;卓泽渊,要作用。建设创新型都市圈,作为国家新型城镇2007;吕拉昌,

4、李勇,2010)。化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的协同承载平台,是落实针对创新型区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区域创新国家战略、响应时代步伐的可行举措。系统”(regionalinnovationsystem,RIS)展开,该概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创新型都市圈发展的路径设计与规划导控研究”(12AZD100)的阶段性成果。致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硕士生李迎成协助搜集了有关案例资料、数据分析和绘制了部分图件,博士生朱凯协助进行了文献综述和部分国际案例内容的整理以及英文摘要的翻译,在此特别予以致谢。9随隶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念由英国学者Cooke在1992年初次提出,并在要手段。《Regional

5、innovationsystem:theroleofgovern-2.开放型的都市圈正在取代单一的城市节ancesinaglobalizedworld>一书中对区域创新体点,并作为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开展的新的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Cooke,空间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和城市区1998),部分学者如李程骅(2011)结合南京等城域化、区域一体化并存的21世纪,企业在广域范市案例对从城市创新到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策略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创新成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作为城镇密集区的创新型区向其他空间扩散速度的不断加快,区域之间创新域,国内目前明确提出“创新型都市

6、圈”概念的学能力与创新成本的差异日益扩大,单个城市之间者并不多,仅见的有张建(2006)描述了“创新型的竞合逐渐发展为多个城市组成的都市圈之间的都市圈”的一般特征;胡斌等人(2009)提出了“创竞合,而创新活动也从原来的研发环节为主走向新型城市群”的概念;部分学者还对都市圈的创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所有这些都使得单个城市新能力评价、创新发展支撑要素和空间规划模式等无法再承担创新链的全部活动,必须在区域性的进行了相关研究(邹军,2003;陈莞,2010;丰志勇,城镇群体尺度上展开。因此,由建设“创新型城2012)。但总体而言,既有文献绝大部分针对创新市”向建设“创新型都市圈”转变,在都市圈范

7、围型城市和企业、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与载体展内重新组织创新要素和生产过程,实现区域创新开,创新型都市圈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活动的范围经济并扩大创新型城市自身的辐射能当前,随着高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在沿海力,变得非常迫切。发达地区逐步成网和区域交通、城际交通的公交3.创新载体在新的创业浪潮和区域同城化背化,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网络一体化,都景下,正在都市圈层面多区位布局,引导和支撑创市圈的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