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岞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论文.pdf

2013年小岞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论文.pdf

ID:54601102

大小:1.59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03

2013年小岞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论文.pdf_第1页
2013年小岞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论文.pdf_第2页
2013年小岞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论文.pdf_第3页
2013年小岞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论文.pdf_第4页
2013年小岞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小岞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l卷第4期海洋预报Vo1-31.No.42014年08月MARINEFORECASTSAug.2014DOI:10.11737/j.issn.1003—0239.2014.04.0102013年小蚱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李星(福建省海洋预报台,福建福州350003)摘要:针对2013年5月15—17日发生在小蚱、杜厝海域的2起赤潮过程,利用观测资料、数值模拟等方法,从气象、水文、水质等方面分析其发生及消亡原因。本文分析了赤潮发生前后事发附近海域的天气形势,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资料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浮标实测中水温、流向等水文资料

2、,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该时段内风力、风向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赤潮发生前副高北抬,南海夏季风爆发,此种天气形势带来了西南暖湿空气,气温、水温持续升高,风浪较小,在这种高温、高湿、无风浪的条件下,促进藻类繁殖,在小l【乍附近海域发生赤潮;(2)赤潮发展旺盛期内,出现阵性降水,偏南风风力明显增大,强劲的西南风造成水体不稳定,可能是造成藻种演替的原因;另外在杜厝新增一处赤潮区,推测可能由于西南风造成的藻种漂移。关键词:赤潮;天气形势;水文条件;数值预报中图分类号:X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239(2014)04—006

3、8.091引言藻引发赤潮的频率已经超过夜光藻。2013年福建省海域共发生7起赤潮,累计面积近几年来,我国沿海赤潮频发,给沿海地区的155.8km,均为无毒赤潮。赤潮发生起数较少,面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赤潮的发生对积较小,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泉州海域发生了水体生态环境和滨海旅游业等构成了严重的影2起赤潮,且出现了近十年未出现过的短角弯角藻响。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赤潮和该海域历史记载中从未出现过的丹麦细柱量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人大海,氮磷元素的藻赤潮,并且在三天内出现了藻种演替和区域的变升高导致局部海域

4、水体富营养化n。水体富营养化化。本文针对该海域2起赤潮生消过程的原因进行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基础,为赤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分析优良的环境。赤潮的发生是生物、化学、水文、气象等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2福建泉州海域赤潮概况福建沿海是赤潮多发海区,在福建沿岸海域引发赤潮的种类有27种,经常引发赤潮的种类有硅在2001-2012年问,福建沿海共发生赤潮183藻门的中肋骨条藻、角毛藻,甲藻门的夜光藻、东海起,其中在泉州海域发生9起,除了2003年4月发生原甲藻、米氏凯伦藻、裸甲藻和金藻门的球形棕囊l起海链藻赤潮,2007年8月发生1起中肋骨条藻赤藻等。潜

5、在的赤潮生物种有124种,硅藻以近岸种潮,其余7起赤潮集中在5—6月发生。近两年来,为主,甲藻以近岸性暖温种占多数[7-81。2000年以泉州海域发生赤潮次数增多,2012年发生了2起有前,福建沿岸海域引发赤潮频率最高的藻种是夜光毒的米氏凯伦藻赤潮,造成了当地3700多万的损藻,而从2001-2012年的统计结果来看,东海原甲失。江兴龙等人于2006年对泉州湾赤潮的藻类收稿日期:2014—04一O1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3BAB04B00);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1Y0004)作者简介:李星(1987一),女,助理工

6、程师,主要从事海洋气象预报工作。E一,nail:lixingl007l0@163mm4期李星:2013年小蚱杜厝海域赤潮发生过程分析优势种演替进行监测,发现泉州湾的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太平洋海链藻、微小原甲藻、尖刺拟菱形3资料介绍藻、丹麦细柱藻及旋链角毛藻等,而水质营养盐含量和组成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藻类优势种的演替。赤潮现场应急监测数据:赤潮发生期间一天监泉州海域由于是开放性海域,水交换条件相对测一次定点采样,15日采样时问为傍晚,16—18日较好,赤潮发生起数较少,并且持续时间均不长,从采样时间为上午10时。监测参数包括天气、水温、统

7、计结果来看,泉州海域赤潮发生的持续时间基本pH值、盐度、溶解氧等,15日初次监测有提供化学在7天之内,大部分赤潮持续天数在2—4d,发生面需氧量、溶解氧饱和度、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硝积普遍不大,最大的一次是2006年在崇武半岛东部酸盐、氨、活性硅酸盐等。和南部海域发生了200km赤潮。生态浮标实时监测数据:浮标数据的频率为1h2013年福建沿海发生的7起赤潮事件中,总数一次,泉州1号浮标位于距离赤潮发生区域30km的跟常年比是较少的,其中有6起集中发生在5月泉州湾内,泉州2号浮标距离赤潮发生区域10km。份。从5月份的多年平均500h

8、Pa高度场看来(见图两个生态浮标监测的要数不同,泉州1号浮标监测1),5月份中高纬地区等压线较平直,南支槽有所发水温、盐度以及水质(溶解氧、叶绿素浓度、pH值等)展,副高中心位于西北太平洋上,但开始西伸北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