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93640
大小:648.4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3期2010年8月台湾海峡JOURNALOFOCEANOGRAPHYINTAIWANSTRAITV01.29.No.3Aug.,2010福建沿岸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许翠娅,黄美珍,杜琦(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2)摘要:福建沿岸海域是中国的赤潮多发海区之一.据统计,1962—2008年间,福建沿岸海域共发生赤潮180起以上,潜在的赤潮生物有124种,已经引发过赤潮的种类有27种.本文对中肋骨奈藻(Skeletonema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
2、spp.)、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裸甲藻(Gymnodiniumspp.)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等福建沿岸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和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评述了福建沿岸海域赤潮发生的特点.福建沿岸海域引发赤潮频率最高的赤潮生物是夜光藻,米氏凯伦藻造成的水产养殖损失最大.其赤潮多发季节在春夏季的4~7月.其赤潮多发区主要分
3、布在3个区域:宁德沿岸海域(以四碥列岛为中心)、厦门西港海域和平潭沿岸海域.对福建沿岸海域几种主要赤潮生物的研究表明,赤潮的发生与水温、盐度、气象、水动力、营养盐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有害藻华;藻类生态;福建海域;综述DOI:10.3969/J.ISSN.1000-8160.2010.03.020中图分类号:Q17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60(2010)03-0434—08近年来福建沿岸海域赤潮频发,对海洋环境、海水养殖业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
4、威胁.赤潮的发生是一个综合生物、物理、化学、水文气象等一系列因素的复杂过程,不同赤潮生物引发赤潮的环境条件存在着差异.从已有的报道来看,过去对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研究多以单个海湾为主,或以赤潮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为重点【1-6].本文根据福建省1962—2008年的赤潮监测和海洋调查资料,对整个福建沿岸海域引发赤潮频率高的几种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福建沿岸海域赤潮发生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探讨,为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1引发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的主
5、要生物种类福建沿岸海域是我国的赤潮多发海区之一.本文根据福建省近几十年来的赤潮监测资料和调查数据,并参考一些同行的研究结果,对分布于福建沿岸海域的赤潮生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1)1962~2008年间,福建沿岸海域共发生赤潮180起以上,其中除了1962年记录1起束毛藻(Trichodesmiumsp.)赤潮和1979年9月记录l起红海束毛藻(zerythraeum)赤潮外,其余皆为1980年以后发生的赤潮.(2)潜在的赤潮生物有124种,其中硅藻82种,以近岸种为主;甲藻33种,近岸性
6、暖温种占多数;其他藻类8种,包括蓝藻4种,金藻2种,隐藻1种,裸藻1种;原生动物1种"。8J.(3)在福建沿岸海域已经引发过赤潮的种类有27种:蓝藻门的红海束毛藻、束毛藻,甲藻门的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短凯伦藻(Kbreve)、裸甲藻(Gymnodiniumsp.)、简单裸甲藻(G.simplex)、血红哈卡藻(Akashiwosanguinea)、旋沟藻(
7、Cochlodiniumsp.)、多甲藻(Peridiniumsp.)、三叉角藻(Ceratiumtrichoceros)、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多纹膝沟藻(Gonyaulaxpolygramma)、卵甲藻(Exuviaellasp.),金藻门的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sp.)、旋链角毛藻(Ccurvisetus)、聚生角毛藻(C.socia
8、lis)、柔弱角毛藻(Cdebilis)、地中海指管藻(Dactyliosolenmediterraneus)、短角弯角藻(Eucampiazoodiacus)、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海链藻(Thalassiosirasp.)、威氏海链藻(Zweissflogii),原生动物的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收稿日期:2009—10-21基金项目:福建省908专项资助项目(FJ908-02-03-02)作者简介:许翠娅(1973。),女,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