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593710
大小:190.6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2
《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第23期总第143期SIL●C0NVALLEY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佟继英(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北唐山063000)摘要目前,唐山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为明显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为进一步促进其健康发展,急需完善其发展的政策环境。文章针对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实际,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使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快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词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卜7597(2013)23
2、-0003—02在近5年,唐山市先后开辟27家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技改利技术,强力推进标准化工作。对于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严厉打击,投资累计达到2779亿元,占工业投资的66%。截止2012年,唐对于侵权行为则要严肃查处,以达到保护企业和个人创新积极山市战略性型新兴产业产值为376亿元,共有企业616家,从性的目的,保证其创新活动的合法性,为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业人员59551人,研发投入达到7.75亿元。对于战略性新兴产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为提高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业投资已经超过500多亿元,全市高新技术
3、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值年均分别增长20%和l2.2%。目前,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展方式转变,出台了《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在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汲取了国内先进地市的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成效,为战略性新兴主宝贵经验,提出了唐山市的创新举措。导产业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在科技人才、高端创新成果、2加快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科技投入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4、目前唐山市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优先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普惠性产业政策、确定合理的定向性产业政策、引入竞争机制、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均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正确定位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地位,并加强对战略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急需通过完善唐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导向。市政府应牵头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环境,为其良好运行提供制度及环家咨询顾问团,高薪聘请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知名专境
5、保障。家教授、科研人员及企业家,建立专家联系制度。1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现状2.1构建与地区发展相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1.1制定配套政策。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是复杂多变的,在唐山市推进战略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唐山市先后制定了实施了《关于提性新兴产业的各种政策中,即要整合现有合理的政策,同时要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科技针对缺陷完善政策,还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唐山市地区发展水平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批出台新政策。为保障战略
6、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陆续出台具体政策性文件施,进一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政策性保障。其中为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唐山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和引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政产学研金介用紧密结合,营造加导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办法》、《关于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环境。展的暂行办法》、《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若2.2落实财税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干办法》、《科技计划项目配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科技计划保障财政科技投入法
7、定增长,市级一般预算安排的科技投项目配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鼓励支持新产品开发生产入增长幅度高于当年经常性财力增长幅度。从2013年起,市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为唐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要达到2%以上,各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县(市)区达到1.1%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在确保应用基础研1.2强化科技创新考评和奖励究、产业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科普经费稳定增长的同时,2011年,唐山制定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重点支持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
8、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以企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评体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作研发。市政府要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支持系并增加了权重,对县(市)区重点考评创新投入、企业创新、和鼓励在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上有优势的市级及成果转化、高新产业等方面内容,评选科技创新优秀县(市)区;以上技术创新平台,从而提高其科技进步和自出创新的积极性。对企业重点考评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