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590389
大小:250.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2
《关于宜都市皓光村蚕业模式的实践与思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4期,黍茶叶羽;IL关亏宜都市皓光村蚕业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王运凤罗其宏2(1.湖北省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2.湖北省宜都市农业局443300)摘要:通过对宜都市皓光村蚕业发展模式总结,及对宜都蚕业当前主要存在技术力量薄弱、桑园布局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能力弱等困扰发展的四大问题的分析,提出宜都市振兴蚕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关键词:皓光模式;稳中求进;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合作社近几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和塑料折蔟营茧等实用技术在全村普及应用,蚕户内外蚕茧市场持续低迷、茧价下跌、比较效益下降,栽桑养蚕水平不断提高。近两年,该村被纳人全
2、省部分地区蚕农生产积极性受挫,少数地方出现挖桑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范围,部分养蚕户自觉承担现象,桑园荒芜严重,蚕业发展陷入相对低谷。与此并圆满完成了省农业厅安排的新品种试验示范任同时,宜都市高坝坝洲镇皓光村蚕桑生产基本保持务。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成为湖北蚕业发展史上的一1.3产业化发展思路清晰道独特风景,始终不负“湖北养蚕第一村”的美誉。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推进“产业强村、一村多深层次剖析“皓光模式”、总结皓光经验,对于破解品”战略,加快发展蚕桑特色产业,得到业务主管部蚕业发展难题、展望宜都蚕业远景、研究蚕业对策措门的重视与支持。2012—2013年,市农业主管部门施,
3、具有借鉴作用。坚持以点带面,将皓光村确定为全市特色产业专业样板村,帮助确定了以发展蚕桑生产为重点,兼顾发1高坝坝洲镇皓光村蚕桑生产现状与特点展务工和其它产业的配套发展思路,安排技术人员1.1规模化种植基础扎实常年进村以蚕桑产业进行全方位技术服务,市、乡、宜都市高坝坝洲镇皓光村位于清江北岸,紧临村三级大力支持茧站建设、合作社培育、积极开展鲜清江高坝洲水电站,由原来的皓光、枇杷溪、柏子堰茧加工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蚕桑产业三个小村合并而成,栽桑养蚕传统历史悠久。良性发展。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860户,3051人。该村1.4合作化经营成效显著所属的河滩地土质肥沃、有
4、机质含量丰富,虽易受水近几年,通过推广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后,蚕农普灾,但却适合桑树耐涝耐旱耐剪伐的生物学特性。遍反映劳动强度下降,工效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合自2O世纪8O年代初该村开始利用河滩地进行规模作化经营显示强大威力。2008年3月,宜都市皓光化种桑养蚕,到9O年代,该村桑树达到投产盛期,亩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拥有茧灶3座。主要从事栽平产鲜茧超过130kg,最高达到150kg,一度成为湖桑养蚕、蚕茧加工销售、开展与桑树种植相关的技术北省单产水平最高的村,生产出的“宜都丝”也颇负咨询服务、组织采购供应本社成员生产所需的农业盛名。2012年末,该村实有耕地面积140.6
5、hm,其生产资料等生产经营活动。该社积极倡导集约化生中桑园面积54.9hm,基本连接成片,全部受益,多产,特别在蚕茧收购中执行最低保护价措施,维护了年来保持相对稳定,年发种2500张左右,规模效应蚕农的切身利益,同时带来可观的利益回报。合作得到较好发挥。社拥有技术骨干7人,带动全村养蚕示范户35户。1.2标准化生产氛围浓厚2012年,该社收购鲜茧l15t;2013年收购、加工鲜茧皓光村养蚕户种桑养蚕经验丰富,具备较强的148t,产值近400万元,创利税6O万元。技术吸收应用与创新能力。以小蚕共育、小蚕薄膜2宜都蚕桑生产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覆盖育、病虫害统防统治、省力化栽桑养
6、蚕、方格蔟·2·蚕叶竭讯总第172期2.1宜都蚕桑生产的现状市场提供中间产品,附加值不够高,带动蚕农增收的宜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全市能力偏弱。在现有加工企业中,对桑叶、桑椹、桑枝、面积l357km,耕地面积1.58万,辖1乡8镇1蚕蛹、蚕蛾等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还处于探索个办事处,2个管委会、127个村、851个村民小组,阶段,与市内柑桔、茶业等特色产业相比,蚕桑产业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9万人。栽桑链条没有得到有效延伸。养蚕作为宜都市的传统产业,现有面积545.3hm。3宜都市蚕桑产业发展建议尽管目前宜都蚕桑产业规模不大,但就部分贫困山
7、区农民而言,始终是一条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3.1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普及推广实用技术2.2宜都蚕桑生产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2.2.1技术力量薄弱求,以蚕业增效、蚕农增收为重点,围绕改良品种、提栽桑养蚕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据宜升品质为目标,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至少需要6名专业技样板示范、编发技术资料,提供信息、农资服务等多术人员;而目前宜都市农业部门仅有1名专业技术种形式,逐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科技人员,在养蚕季节难以满足蚕农的技术需求,同时也支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