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55721
大小:51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12
《肌肉注射硬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肌肉注射硬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硬结产生的机制药物局部刺激或连续、长期反复在同一处注射,导致局部组织水肿,肌纤维受损、变性、萎缩、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药物吸收不良形成。硬结产生的原因一、药物因素1.药物的溶解度2.刺激较强的药物3.局部血液循环不良4.药物吸收速度二、患者的机体因素1.长期卧床2.肥胖3.心理因素三、操作因素1、药物的溶解度:某些药物的溶解度很小,如普鲁卡因青霉素油剂、黄体酮油剂等常在注射处因吸收缓慢而形成硬结。氯喹、地高辛等在注射部位极易析出药物结晶,难以吸收,形成肿块。刺激较强的药物:青霉
2、素钾盐、氯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氨茶碱、硫酸阿托品、治疗贫血的铁剂等,注射后都容易出现硬结、疼痛。由于肌注药物的理化性质、pH值、剂量、浓度以及个体对药物的吸收不同,肌肉刺激较强的药物不够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等因素,都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药物吸收速度:吸收速度越慢,局部越容易产生硬结。药物因素1.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本身血液循环差,肌肉活动量相对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变慢,注射时也容易发生硬结。2.肥胖的病人因注射深度不够,药物注入脂肪层,而未达到肌肉层,药液在脂肪层停留时间较长,刺激组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形
3、成硬结。3.心里因素:病人紧张、恐惧造成肌肉紧绷,不放松,使药液积聚在一个部位,影响药物的吸收,形成硬结。机体因素操作因素1.护理操作不规范,动作粗暴,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注射,针头的刺激,使肌纤维逐渐萎缩、变形。2.注射深度不够,药物注入脂肪层而未到达肌层,脂肪层内血管分布少,药物停留时间长,结晶析出刺激组织引起组织增生,包绕结晶体形成硬结。3.注射时迅速推药,致使组织间隙承受不了较大的压力引起撕裂性损伤,造成硬结预防措施避免药物因素的影响:注射油性药剂时,一定要深部肌肉注射并经常更换部位,拔针后及时按压,
4、可避免药液反溢、外渗的发生。溶解药物的溶液一定要合理,量不要过多,能完全溶解就可以,2毫升可以溶解的,绝不用4毫升,且现用现配,从而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引起药液浓度变高。减少操作因素的影响:注射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要在同一部位,长期注射的病人,轮流两侧臀部注射。注射时深度适宜,一定要到达肌肉层,以保证药物的最好吸收。注射时要做到“二快一慢”速度要均匀,使药物缓慢均匀注入肌层,而不致形成急速冲击,造成组织损伤。对于药液量多的药物,在推药时,可试着将针边推边往外拉,这样一来就避免了药液在同一部位堆积,刺激组织
5、引起疼痛。选择合适的针头,要锋利、无勾的。注射完拔针后用干面签按压,之至不渗血、渗液为止,不能用安尔碘棉签按压,切忌用力揉擦,以免引起内出血而至注射部位青紫疼痛,产生硬结。预防措施改善病人机体因素:对注射恐惧的病人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主动与病人交谈,分散注意力,使其身心放松,配合治疗。肌注后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对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注射部位给予按摩或热敷,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预防措施硬结的治疗方法马铃薯生切片外敷法:用新鲜老土豆洗净切片(
6、0.5厘米厚)贴于硬结处,外用纱布敷着,然后用胶布固定。每晚敷30分钟(因白天要肌肉注射)。每次外敷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敷3-5天,硬结就逐渐软化,甚至消失。硫酸镁湿热敷:用60~70℃的热水100ml中加入50g硫酸镁充分搅拌使之溶解,用纱布或毛巾在药液中浸湿、拧干,热敷于硬结处,每3~5分钟换1次,持续20~30分钟,每天3~4次。配合按摩效果更好。硬结的治疗方法伤湿膏外敷:用伤湿膏外贴硬结处,再用热水装袋热敷10~15分钟,每天l~2次,一般3~5天(孕妇禁用)。艾叶温热敷:艾叶30g,加水400
7、ml煎煮,煮沸稍冷后,趁温热时用纱布浸湿,敷于硬结处,每隔3~5分钟重新浸湿纱布,每次热敷30分钟,每日2次,一般3~5天。硬结的治疗方法生姜热敷:将生姜洗净晾干,取15-30g捣成泥状,搅拌均匀,然后用双层纱布包裹,四周向内折叠,置于硬结处,治疗面积大小应大于局部硬结范围面积,上面敷热毛巾,每日治疗1-2次,1-2h/次,1周可治愈。硬结的治疗方法谢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