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415374
大小:19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6
《尺子计算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尺子计算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罗秋宏【教学内容】《尺子计算器》不是一节基于现实问题而是一节具有数学游戏性质的数学综合实践课。设计本课时,我力图通过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两把刻度尺来进行20以内的加法运算,并鼓励学生探索其计算的原理和方法来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然后进一步运用这种思想直观理解“两个加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的加法运算规律。其教学内容如下:尺子计算器尺子除了能度量线段的长短,还有什么用途,你知道吗?尺子还能当计算器呢!一,跟我一
2、起做。如图。把尺子一正一反放好,上面尺子的刻度3对准下面尺子的刻度5,表示3+5,“0”刻度对准的就是3+5的和。它是()。二,我来试一试。试着用尺子算出下面的得数吧!4+6,5+2,9+8三,大家说一说。真有意思,尺子还可以当计算器。这样计算有什么奥秘呢?四,我们一起摆。写出所有和是8的整数加法算式。猜一猜用尺子最少几次就可以把这些算式都摆出来。摆一摆,看自己猜得对不对。你发现了什么?课后试一试,尺子计算器能计算整数减法吗?如果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设计思路】一“趣味性”是基础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至少
3、应有“趣味性”“操作性”和“探究性”。《尺子计算器》所用学具为学生用的刻度尺。它的作用通常是度量线段的长短或按要求画出规定长度的线段。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可能没有多少学生会想到,它还能作为一种计算工具使用。所以在本课中,当尺子的功能由单一的测量而向兼有计算的多元转换时,其出乎意料的突然性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有了这个“趣味性”,本节课才有了一个进行下去的基础。二“操作性”是工具当人对一项活动产生兴趣后,接下来的正常反应就是希望亲手试一试。本课中运用刻度尺进行计算时,只需要进行两步操作:第一步:根据加
4、数把两把尺子相应的刻度进行反向对齐;第二步,观察任意一把刻度尺的“0刻度线”,它所对应的另一把尺子的刻度,就是算式的和。运用尺子计算的步骤简单,一学就会,可谓是“操作性”强,有了操作的方法,学生就掌握了把本节课进行下去的工具。三“探究性”是目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20以内的加法运算根本不需要借助任何计算工具。所以“趣味”和“操作”也决不会是本节课的目的,它们仅仅只是激发学生通过探索计算原理、去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及直观体验理解运算规律的有效手段。探究活动一,通过对“尺子计算器”计算原理的探究,感
5、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3+5=8为例,如图AB的长是3格(即上面刻度尺0刻度至3刻度之间的长),BC长为5格(即下面刻度尺里0刻度至5刻度之间的长)两者相加正好是AC的长(即是8格),正好是下面刻度尺中0刻度尺所对的数。由此可见,用刻度尺做加法,只是把数的相加化成线段相加罢了。这正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和应用。通过让学生讨论和感受这种思想将能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当然,在实际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自己的体会,可以指导学生的语言,但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在本课中,尤其不能要求学生用
6、规范的语言说理。因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用规范的语言阐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与感受既无可能,又无必要。探究活动二,通过用两把尺子摆出和是8的加法算式。直观理解加法运算中“两个加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的加法运算规律。我们知道:和为8的非负数加法算式一共有9个:0+8,1+7,2+6,3+5,4+4,5+3,6+2,7+1,8+0,这9个算式用两把尺子来摆,需要摆几次呢?正确答案是:一次。其原因是:刻度尺每相邻的两个刻度是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当上下两把尺,反向放置时,上尺刻度
7、数增加1(即所表示线段长也增加1格),下尺刻度数就相应减少(即所表示线段长也减少1格),于是,两数的和(也就是线段的总长度)不变。所以,和为8的所有加法算式均可用两把尺一次摆出来。这个环节的安排,正是为了让学生在感受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后,又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直观理解数学问题。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在提出探究要求之前,教学中安排了“猜一猜”,用尺子最少几次就可以把这些算式都摆出来?这样的问题凸显矛盾冲突,为后面的探究说理,做好辅垫。探究活动三,尺子计算器能做减法吗?《尺子计
8、算器》能够做加法,它能够做减法吗?如果能做,两把尺子又应该如何放置呢?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两个问题。它们留待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解决。探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它更需要的是探究意识和发现的眼睛。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既需要老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觉。本节课最后两个问题,无疑是教师希望通过引导把探究活动延伸到数学课堂时间以外。如果这一点能够实现,我们还能期待更高兴的事吗?有的,我们期待着学生主动问我们:“尺子计算器能做加减以外的运算吗?”我想,只要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