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pdf

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pdf

ID:54371188

大小:1.07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30

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pdf_第1页
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pdf_第2页
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pdf_第3页
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pdf_第4页
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蔽芝赢学院学搬。生塑塑[璺⋯⋯⋯⋯⋯⋯一一~⋯曼盈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2.01.004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刘灏(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上海200031)摘要: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度、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特性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对于多种音源的入耳的掩蔽效应尤为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关键词:掩蔽效应;频谱分析;声音三要素;心理声学中图分类号:J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2、002—2236(2012)01—0020—07验),大多数乐器的基频接近结合音,就会产生拍绪论音,但由于听觉的掩蔽效应,这种拍音现象不会像声音的音调主要取决于频率,而对于由基波和频谱仪测量这样明显,人耳会此相对迟钝,可以说基谐波组成的复合声,普遍认为复合声的音调取决于本上听不出来,但基频的研究对音乐设计与制作以基波的频率,因为基波的振幅在频谱中占优势,而且及录音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单个纯音与多个给人的感觉也的确如此。但是实验表明,若复合声纯音的分析以及掩蔽前后的过程是很重要的。该课的基频很弱,甚至完全被滤掉,它的音调仍维持基频题将主要从声音的频谱研究、声音的

3、基理作为主要的音调不变,这种失去基频的音调被称为余音。El思路和方法来进行研究。常生活中也有余音效应,人们的言语声是以声带发第一章声音的频谱研究出的低频声为基频的。在电话中,它虽然被滤掉,说话的声调并没有受到影响。余音现象所以受到注算法作曲或称自动作曲,是使用某种形式化的意,是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基本的听觉理论问题,即音过程对人(或作曲家)在利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创作调究竟决定于频率,还是决定于周期性,目前的研究时的介入程度研究的一种方法。研究算法作曲,一还不能作出结论。屏蔽,就是强的声音信号把弱的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模拟作曲家在从事音乐创作声音信号覆盖掉,而且,当两个声

4、音在时间和频率上时的特定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基于算法作曲的研究很接近时,屏蔽效应就会很强。因此,我们可以在编技术而开发的作曲程序所创作出的不同形式的音乐码时对被屏蔽的部分不编码、不传送,这样,音质依作曲,同样可以娱乐于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然没有大的损失,人耳也不易察觉。比如在乐队合和发展,算法作曲将成为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辅奏或重奏时(笔者曾经给重奏学生做过频谱仪实助手段。频谱音乐以计算机辅助作曲技术中最具代①拍音即拍频,比如在传统的小型乐队作品配器中,两个低音大提琴的结合音基频相似,就会产生对抗感,如果再加人一把低音提琴,即三把低音提琴,其中一把就会把另外两

5、把的基频结合拍音消减掉,这样在小型乐队作品中就能清晰地听到低音大提琴的声音。20是差频、第一次和第二次结合音(n=1和13.=2),也应,这种拍音现象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明显。掩蔽效称为“第二次差频”和“第三次差频”。应将在下一章节进一步分析。试计算当频率为1200Hz和1100Hz的两个纯第三章实践中“欺骗”效应的具体表现音同时倾听时产生的差频和前4个结合音频率:以及物理特征分析由式(例)得,差频频率为:fn—fi=1200—1100=100Hz当我们聆听音乐时,只听到一个纯音的可能性由式(例)也得,前4个结合音频率为:极小。虽然在实验室里或通过电子合成器,可以较当

6、n=1时,f(1)=1100—1:Ic100=1000Hz容易地听到某个特定频率的纯音,然而这种声音不当n=2时,f(2):1100—2100=900Hz会产生持续的乐感。我们听到的所有乐音至少包含当n=3时,f(3)=1100—3$100=800Hz两个频率成分。当n=4时,f(4)=1100—4:Ic100=700Hz当同时聆听两个或更多的纯音时,听觉会产生当两个纯音为同一基频f0的相邻两个谐波时,所谓的“掩蔽”效应,即每个纯音都变得更难听清或差频为f0,其结合音形成该系列谐波缺失的谐波成不能听清,或者说被另一个声音部分地或完全地分。而当两个纯音不是某谐波系列

7、的成员时,所产“掩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产生的掩蔽的声音生的结合音与它们之间没有相同的基频f0,但是,结称为“掩蔽声”,被掩蔽的声音称为“被掩蔽声”。这合音之间的频率间隔是相等的。样的多个声音也可能是由纯音组成,但是在音乐中极少存在这种情况,更多的情况是某个乐器的乐音第二节声音“欺骗”效应的产生基理不同频率成分之间互相掩蔽,或者与另一个乐音的当两种乐器产生的声音非常接近纯音,基频较频率成分之间的互相掩蔽。掩蔽程度取决于掩蔽声高并且靠近时,例如高音竖笛、巴洛克长笛或短笛,和被掩蔽声的频率和幅度。产生的结合音很容易被听觉感知。就像大多数的心理声学研究一样,掩蔽效应

8、的当两个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