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321405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5
《愚公移山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生本教学反思钟银树学校生本教育入格课评委推开我的教室门时,我正在进行《愚公移山》第二课时的教学。学校升本入格课评委在“断续”听了我的课后,给了我“不入格”的结论。面对这一结论,我进行了认真的课堂回顾与反思。我的课堂设计与课型在第一课时完成了《愚公移山》的基础知识、课文翻译等教学任务后,我的第二课时布置了如下前置性学习任务:首先是一些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字词解释和重要句子翻译。然后布置了以下四个问题。1.分析愚公、智叟两个人物形象,并做出人物评价。2.愚公之妻、智叟二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在情节上起了什么作用?3.怎样认识文章的思想意义?课文用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4.
2、讨论: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如果你面对太行、王屋二山的阻挡,你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我的课型是: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学生“代表”阐述——相互质疑——教师点评、归纳。当时学生在各环节表现不错,举手“抢答”的不少。但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想主要出了以下问题。课堂反思1.个人思考(学习)阶段的问题生本教学理念认为,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而第一步的“前置性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我的前置性作业遵循的是“回顾转接—人物—情节—主
3、题—拓展应用”这一思路,现在想来,这一思路没有很好的遵循前置性作业须浅入深出的原则,设置时应是在情节中看人物的“表演”,由人物的表演“抽象”出主题。还有,从听过的一些生本“样板课”看,学生领悟文本的知识点、美学点、教育认知点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应呈放射状。2.小组交流阶段的失误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层次多,差异大,在组内交流时,几乎成了组长的“应试教学”,组员大多“洗耳恭听”。乍看教室内学情高涨,但有不少的人仍在“被交流”。对此,教师指导不够,可能也怕说“多”了影响学生的主体作用。3.学生“代表”阐述和相互质疑阶段的偏差这一阶段类似生本教育的班级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代表阐述自己的感
4、悟所得,不同意见者进行质疑和阐述展示。但我在这一阶段没有让学生上台进行阐述展示,而是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的,从“引人注目”角度说,公开展示的效果应该打了折扣。还有更致命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展示与质疑认为有“不当”时,偶有“插嘴”,这就干扰了学生的表述,打了生本的折扣。4.教师点评、归纳阶段的欠缺这一阶段也就是生本教育“教师点拨”阶段。教师点拨被生本教育理论视为课堂教学的最后的安全系数保障。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学生还没有学会的问题,但解决也不能“竹筒倒豆子”,直接往外倾吐。在这一阶段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作用会继续得到好的发挥。如在分析愚公、智叟时,学生总会在一般人物形象的性格
5、上着眼,缺少对看待问题(困难)的态度、看待问题的眼光(眼界)等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个时候就应注意适当的启发,“启而不发,跃如也”,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能激发出来。但我在这一环节就“直截了当”了些。课后小结生本教育的理想是让教师少教,学生尽量多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但必须抛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操控应由台前走到幕后,注意使课堂在展示、交流阶段“散文化”,而不是散化。形散而神不散的课堂需要教师更好的操控能力。本次入格课失败,败在前置作业的粗糙,环节衔接的躁急,学生展示交流环节的“多嘴”,点拨归纳环节的
6、担心遗漏。“人恒过,然后能改”,有此之错,或益后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