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ID:8070557

大小:48.4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3-05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_第1页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_第2页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_第3页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_第4页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教学反思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要向学生灌水,而是要点火,只有这样教育才有意义。《愚公移山》一文我共上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翻译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分析文章的主题。上第二课时时,我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愚公移山的创举的感想。当时,学生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还有学生说愚公有点强人所难的,他的子孙也许根本就不想这样做,他把

2、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了子孙的身上,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要让学生读解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让学生朗读寓言的最后一部分,然后提出愚公的行为为什么会帝感其诚的问题,让学生再带着问题回炉第13页全文,进行思考。学生从文中找到了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难,进而思考到愚公如此做的决心之大,具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而这些正是感动上帝的原因所在。然后我又顺势

3、问他们智叟为什么要反对他的这种做法呢?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他比较自私,有的说他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就在这时,我针对他们的观点请出一位学生作出总结:愚公移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重要的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他的这种利他主义、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而这也正是这则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课上到这里,学生们能真正地理解了愚公移山的真谛,而这些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我在此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给学生头脑中点燃一把火是如此的重要。篇二:《愚公移山》教学反思《愚公移山》是苏教版9年级下的一篇文言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

4、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展现鲜明的人物形象的特色。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并结合学校课改设计了回看导入、精讲精练、直击中考三个部分。回看导入第13页部分,我设计学生阅读一段关于《列子》的评论性文章。并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搜集有效的信息,归纳《列子》这本书在写作艺术上的写作特点。这个设计,有意考察了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此为中考的一个考点)。并且由学生总结出结构完整、描写精彩生动,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后,顺利的回看上课,并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学习精彩生动的描写,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理解寓言深刻的含义。精讲精练部分。我

5、主要设计了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觉得精彩的正面描写愚公、其妻、智叟的词句,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抓住关键字词、修辞手法、句式等,圈点批注。)这一部分,学生配合得非常好,因为是公开课,学生们课前认真做了预习,课上平时不太举手发言的学生,也积极表现自己。学生们从开始积极思考,圈点批注。到积极回答问题,补充他人的不足。到自己做出了总结归纳:1、运用修辞手法(夸张、顶真、反问),语言描写也能生动鲜明的展现人物形象。2、因为遣词造句(用词、称呼、句式)的不同能很好展现了不同的心理和情感。并归纳出了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参与范围广

6、,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其间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我仍然存在紧张心理,不能很好的在学生答题时及时把握他们的闪光点,而一味将他们引入预先设计的窠臼,整个课堂活跃却有失灵动。于此同时,为了追求板书的工整,我有意将精彩的描写和鲜明的形象分开归纳。而这两者,本应是和谐统一的,此处是一败笔。最后在理解了愚公形象后,总结寓意。这部分其实可以在上课时完成,更加统一。第13页直击中考部分,我选择了20**年的两道中考题作为课堂练习:1,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比较文中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的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

7、在学生完成的期间,我走下课堂个别指导,并请学生起来回答。让其他学生总结他们回答的得分与失分。最后一同总结答题思路。切实切中中考。篇三: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反思81年4月初,杭州大学《语文战线》杂志社举办过一个小型的西湖笔会,与会者有刘国正、章熊、顾黄初、欧阳代娜、陈钟梁、范守纲、林伟彤、陆鉴三等语文教育界的名流,东道主是《语文战线》主编张春林君。我也有幸叨陪末座。笔会的主题是探讨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未来。人数既少,兼以志同道合,笔会的气氛始终是愉快而融洽的。当时的西子湖畔,正是早春季节,偶或还有春寒料峭的天气,但苏堤上的垂柳已经吐出新芽,碧桃似乎

8、也已小蕾深藏数点红,孕育着无限生机。这多么像80年代初的语文教坛:改革的春风已经微微吹拂,不少改革的先行者正在进行着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