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42898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5
《爱莲说教案——龙大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上课时间:2013.10.16)贵州省铜仁市漾头中学龙大友课型:古文(精读课文)教法1.朗读法:注意节奏,轻重、语速适度的训练。2.讨论与点拨法相结合:小组讨论、交流,必要时教师点拨指导。3.品味法:学会品味作者的语言特色,及写作手法。4.扩展运用法:通过本文学习,借自然界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志趣。5.比较阅读法: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欣赏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虚、实词。2.能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预习课文,疏通文意。3.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4.能背诵默写课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2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3.培养学生品味作品及扩展运用的能力。4.训练比较阅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2.感悟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3.把握作者表达的旨意。4.品味短文的艺术美。教学难点1.把握托物言志的妙处。2.理解正、反面衬托和对比手法的妙处。教学准备多媒体CAI课件。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目的—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水里、陆上的花很多,人们各有各的喜爱,你最喜欢哪一种花呢?你为什么喜欢它,你能说出理由吗?(生答:略。)师:有的喜欢花的妖艳,有的
3、喜欢花的精神品质。你们知道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最喜爱什么花吗?(生答:略。)师:我们现在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看作者是喜欢莲花的妖艳,还是喜欢莲花的美质呢?(生答:略)二、多媒体显示盛开的莲池塘4(目的:初步认识莲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三、释题、简介作者和背景(学生说后,再多媒体显示——目的:为理解文旨作铺垫)。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篇幅不长,跟我们的现代杂文及为相似。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现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和《通
4、书》等。周敦颐,人品极高,胸怀洒脱,历任地方官吏,在任南康军地方行政长官时,叫人在官衙一侧挖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大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池中建有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花之洁白,亭亭玉立,微风吹过,阵阵飘香。作者处境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想自己之清廉,感宦海之混沌,于是托物言志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四、给下面的字注音并解释(抽一位中等生注音,再抽一位中等生解释——学生答后,再多媒体同时显示答案)。蕃(fán):多。鲜(xiǎn):少濯(zhuó):洗涤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五、多媒体播放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字音及情感—
5、—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六、让学生与老师比赛读(读后学生评述——目的: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七、学生齐声朗读(读后老师点拨——目的: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八、疏通文意,整体把握内容(借助工具书及下文注释——目的:培养学生翻译及组织语言的能力)。1.把握下列带点的虚词、实词(抽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逐步显示答案填空——目的:扫除障碍)。(1)香远益清()(2)亭亭净植()(3)水陆草木之花()(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何陋之有()(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1)更加;(2)立;(3)的;(4)却(5)表示强烈反问;(6)我表示缓和语
6、气却。2.学生翻译全文(抽2—3人翻译后,其他学生评述并更正,然后教师鼓励、点拨、引导——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表达能力)。九、欣赏短文的艺术美(言之有理即可——目的: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1.欣赏文中的语言美(分组讨论、交流;抽查2——3位学生欣赏情况,然后教师点拨、提示)。提示:可从句子的语音、句式、表达方式、及修辞等方面说。如(1)语音美:语音和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2)句式美:长短句错落有致,骈散结合;(3)表达方式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于一炉;(4)修辞美:运用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5)写作手法美:运用对比及托物言志的手法。2.
7、欣赏文中描写莲的形象美(多媒体再次显示莲的形象,让学生图文对照,分组讨论,然后抽答,教师再点拨、提示)。提示:可从外在美和内在美说。如外在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内在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3.欣赏文中的结构美(学生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引导、提示)。4提示:作者先概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为下文张本,然后分说爱菊、爱牡丹、爱莲的情况,进行正反衬托、对比。其中莲详写,结尾议论并点出主旨。4.欣赏文中的意蕴美(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然后教师引导、点拨、提示)。(1)引导:(让学生理清描写环境、性质、形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