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智慧彰显在细节中.doc

教学智慧彰显在细节中.doc

ID:54238935

大小:10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教学智慧彰显在细节中.doc_第1页
教学智慧彰显在细节中.doc_第2页
教学智慧彰显在细节中.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智慧彰显在细节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智慧彰显在细节中  张齐华教学艺术系列(一)    张齐华,男,1976年6月生,江苏海门人。1997年任教于海门市实验小学,2004年调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工作,任教科室主任。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文化的探索与实践,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先后获南通市骨干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5个字,“成功在细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对细节的正确把握,是一堂课出彩的关键。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张齐华老师将教材(如下图)中的等分线作

2、了隐藏处理,先出示第一条,告诉学生把一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来表示,请学生估计一下,现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           学生有的猜1/3,有的猜1/2。课件验证后得出涂色部分是1/3。教师继续出示第三张纸条,同样请学生估计。许多学生一下子就估计出是1/6,老师让学生交流是怎么估的,有没有什么窍门。原来学生用第三张与第二张纸条的1/3进行比较,发现这次涂色部分只有它的一半,所以确定用1/6来表示。    教师随即总结说:“瞧,借助观察和比较进行估计,这是多好的思考策略呀!”这个小小的一个细节却有思想在其中。然而,精彩的还不仅仅停留于此,接下去,张老师凭借这张小纸条做大文章,让学

3、生观察这里的涂色部分和对应的数,并谈谈发现。学生有的发现了同样一张纸条,它的1/3要比1/6大;1里面有3个1/3,1里面有6个1/6;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涂色的一份也就越小……学生唧唧喳喳,思维异常活跃。这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从学生估计意识的培养,到数学思维策略的综合训练,再到极限思想的有机渗透,朴素的内容承载着丰厚的数学内涵,一切精彩源于老师关注细节。   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笔者还发现在教学《交换律》一课时,张老师勇做教材的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   张老师先讲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接着问学生想说些什么。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这

4、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他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

5、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验证……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曹一鸣先生在评课时认为:从整节课看,“加法结合律”只是一个触点,“减法中是否也会有交换律?”“乘法、除法中呢?”等新问题,则是原有触点中诞生的一个个新的生长点。统整到一起时,作为某一特定运算的“交换律知识”被弱化了,而“交换律”本身、“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猜想-实验-验证”的思考路线、由“此知”及“彼知”的数学联想等却一一获得凸显,成为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更高的数学课堂追求。当我们在课堂上欣赏孩子沉思时的宁静、疑惑时的迷茫、顿悟时的

6、愉悦、争辩时的激越,聆听时的惊讶、论证时的流畅,成功后的欢畅时……一个享受思辨的课堂,皆因张老师对细节的关注而精彩纷呈。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还发现课堂上密切关注学习动态、对学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张老师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境界的法宝。在学生写36约数的练习中,他有意选择了两份不同的作品进行讲评:  36的约数:1、2、3、4、6、9、12、18、36。  36的约数:1、36,2、18,3、12,4、9,6。   他首先让两个孩子分别介绍自己寻找约数的方法:第一个孩子说采用的“逐一法”,第二个孩子采用的是“配对法,两个两个找”。张老师不动声色,让其他同学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很多孩子自然

7、认为“配对法”好,一一寻找,不易丢失答案。张老师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异口同声”,立即反问:“难道第一种方法没有值得肯定的吗?”这幽默一问,化解了第一个孩子的窘境。孩子们静心思考,独立反省,终获顿悟。最后,他追问那个采用“逐一法”的孩子:“如果继续让你找因数,你打算采用哪一种方法?”在这个教学细节中,张老师将“比较”方法演绎得淋漓尽致:第一层次的比较,学生学会了不同方法之间获得“最优化”的思想;第二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