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32276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5
《如何制定中考英语复习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帮助学生制定和调整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英语复习也不例外,要帮助学生制定好复习计划,还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学生的复习计划,不仅要有月计划、周计划,还应有日计划。大的方面到每一册课本,小的方面到每个单元,甚至到每一课时,这些复习计划都应有很好的安排。初中三年,每个学生应掌握的英语单词大约有1500个,词组约200—300个,有用的句型约100个。这么多的内容,如果没有一个严密而周全的计划,在短暂的复习中是很难做到无一遗漏的。同时 还要指导学生,制定的复习计划一定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进度,要与教师的复习计划同步行进,也可比教师的复习计划稍
2、微提前一点,但有一点必须做到的是,把自己的复习计划与教师的复习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千万不要偏离教师的复习进度与复习指导。 二、以本为“本”,夯实“三基”,顾及全面 所有任过毕业班英语的教师都知道,初三的英语复习主要的应该是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大纲为标准,以中考说明为指导,以现行教材为基础,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认真细致的复习,在复习中力求做到“基础”“全面”。这里所说的“基础”,是 指在复习时要抓住“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解题方法。这里所说的“全面”,一是指在复习时必须要全面覆盖所学知
3、识,不要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二是指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坚决杜绝“片面追求高分”的现象,决不能只抓好学生,而把中等生和中下等生冷落一旁。 三、关于语法训练 在语法复习中,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功夫,也就是说,教师本身一定要全面透彻地掌握语法知识,带领学生复习的思路要明确。在复习中一定要做到有轻有重、有详有略、轻重适宜、详略得当。要重语法知识运用,轻语法概念的关注,要少罗列语法概念,多举例和练习,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形象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知识运用的能力。正如一些专家所说——外语成绩不是看来的,而是练来的。在语法专项练习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安
4、排好与之相关的练习和检测,要积极地收集反馈信息,以做好必要的回顾和补充。 四、关于听力题 在中考中,听力的分数比例虽不多,但也十分重要。听力的高考成绩高不高,与答题的技巧好不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给学生答题的技巧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正确的做法是:试卷发下来,先快速地浏览一遍试题,尤其是阅读一遍答案,这样,我们在做听力题时就能做到有备而 “听”。对那些涉及数字、人物、时间区别的听力测试,一定要注意记录这些比较重要的信息。对一句话的问题,诸如what、when、who、where等 关键词往往是最重要的。另外,在做题时,即使答案
5、选错了,切忌擦了重写,因为这样费时费力,往往会耽误下一句的听力内容。正确的做法是,直接划掉选错的答案,把正确的写在上面或前面,待把全部听力做完后,再一起整理。一定要记住,在答题中无论发生什么,做题的速度一定要跟上放录音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丢题、漏题。因为,跟不上放录音的速度或者为了纠缠一个答案、一个单词,往往会漏掉后面的两三道题。这样的丢分不值得。 五、关于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设计,只要我们认真探析就能够发现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①通过情景对话中去考查语言知识;②特别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突出 应用能力的考查;③题目的综合性比较强;④尤其重视基
6、础性,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对于这类的题型,解题的技巧与方法是:①注重语境,考虑全面;②注重背景, 辨明差异;③注意巧妙地运用答题技巧,比如:排除法、比较法、逻辑推理法、固定结构判断法等。只有这样,选择题的解答才能无忧。 六、关于完形填空题 纵观近些年的中考试题,完形填空题的解题难度也呈现增强的趋势。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应教给学生首先要试着跳过空格,通读试题所给的要完形填空的短文,只有通读全文,才能获得整体的印象,才能弄清文章的脉络,才能抓住文章的主旨,才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大意。其次,要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结合题目所给的备选选项细读全文。细读
7、时,一定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内容,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要从上下文的语法结构和词语搭配以及题目的备选项中寻找解题的提示,从分析词、句的意义,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再根据短文的意思、语法的规则、词语的搭配习惯等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对题目所给的备选项逐一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筛选,排除干扰项,最终选定答案。 七、关于阅读理解题 从这些年的中考英语试题中的阅读题目来看,其所选的阅读材料体裁多样、题材各异。从体裁上看,不仅有记叙文,还有说明文(如产品说 明),还有逻辑推理及实际应用文体;从文章的题材上来看,所选的文章越来越突出了社会的实用性,更加趋于
8、信息化、时代化、生活化、知识化,它所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比如新闻、广告、科普、医疗、教育等。答这一类题目时,一定要让学生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