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26465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4
《从印象走向现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印象走向现代教案 1、教学目标: ⑴、能认真聆听本课的音乐作品,在听赏的体验过程中,能感悟到印象派与现代派音 乐作品与古典、浪漫乐派音乐的不同。 ⑵、能依据本单单元元关于西方音乐发展的线索,说出西方音乐发展几个时期的音乐 特点,以及代表人物。 2、设计思路:(包含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课是《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的最后一课,是了解印象派与现代派音乐形成及特点的一课,也是对本单元世界音乐发展史进行总结与巩固的重要一课。因此,本课的难点是了解印象派与现代派音乐特点,本课的重点是梳理与
2、巩固世界音乐发展史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为此,本课紧扣音乐要素设计问题与学生活动,着重运用对比欣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印象派与现代派音乐的特点。并用“回顾与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各时期各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音乐特点,完成本单元的整体教学。 三、教学过程描述: 一)、新课导入: 1、播放德彪西的《月光》,请学生回忆曲名和曲作者。 2、教师简要说明印象派音乐作品出现的历史时期和成因及乐派创始人德彪西。 二)、新课教学: A、《海妖》 1、简介作品。 2、播放《海妖》片段一,听赏并回答问题。 Q:“海妖”的形象是用什
3、么音色、什么演唱形式表现的? 由女声合唱(没有歌词,只有哼唱)表现。 3、播放片段二(教材上的主题音乐) Q:乐曲中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了大海多变的律动?(复杂多变的节奏和力度。) 4、师生交流: Q:聆听两段音乐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Q:你能根据记忆尝试模仿乐曲中的一句旋律或节奏吗? 师:从创作手法上看,《海妖》运用了音色、和声与音型的多样变化,在丰富的管弦乐的华丽色彩下,引入了女声合唱(没有歌词,全部用哼唱),并将合唱声部纯粹器乐化。 使音乐呈现出自身特点。 5、与“古典乐派”等其它乐派相比较,总结印象派音乐特点。
4、 曲名旋律节奏和声、音响音色结构 《海妖》模糊、新颖,缺乏调性感。复杂多变。2不大和谐,强调色彩多变,富于造型性。独特、丰富、新奇。松散、不规整。 6、教师小结: 就音乐而言,印象主义音乐打破了某些传统技法,也给欧洲、美洲的一些国家的音乐家探索音乐的不同表现手法增添了些启示,形成了许多音乐流派,这些流派的产生标志着现代音乐时期的到来。 B:《蓝色狂想曲》 1、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背景为幽默主题的片段) Q:乐曲具有什么风格?主要乐器是什么?(爵士风格,管乐器。) 2、简介作曲家格什温和作品《蓝色狂想曲》。 3、播放开
5、朗主题,回答问题。 Q:在这段音乐中,钢琴与乐队的演奏有何异同?给你怎样的感受? 钢琴的华彩段旋律模糊、缺乏调性感。节奏复杂多变,演奏自由、不规整。钢琴与乐队形成大量不协和和声,感觉很新颖。 Q:乐曲中还有一些新颖奇特的音响出现,你能听出来吗? 小号加弱音器吹奏时,特意造出“哇哇”的音效,这也是爵士乐所特有的。 4、听赏乐曲第一、二部分(可播放乐队演奏视频),总结音乐特点。 曲名旋律节奏和声、音响音色结构 《蓝色狂想曲》模糊,极少有抒情的音调。复杂多变。大量不协和和声出现,音响感觉很新颖。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在乐队中大量使用。自由、
6、松散、不规整。 5、教师小结: 许多评论家指出:这是第一部真正具有美国特色的音乐作品。请大家课后能完整听赏 并结合乐曲主题旋律的风格,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后探究)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