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名著导读孟子复习.doc

2014名著导读孟子复习.doc

ID:54224853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4

2014名著导读孟子复习.doc_第1页
2014名著导读孟子复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4名著导读孟子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著导读《孟子》复习1、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2、《孟子》简介:《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有《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共七篇,各分上、下篇。《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

2、《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长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宋、元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3、艺术特色《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得心应手的运用比喻和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

3、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4、学说要点①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孟子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②政治思想a、民本思想: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若君主无道,人民便可推翻他;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应谨守岗位。b、法先王:孟子主张

4、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c、仁政:2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家给人民、百姓安乐的王道,要实行王道,又要尊贤使能。③教育主张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④养气与成德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

5、,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课外积累书中名句1、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6、有也。”《孟子·梁惠王下》7、“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1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1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1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1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孟子·尽心下》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1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下》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8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