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2306
大小:22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1
《现代排球技战术教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排球技战术教学法(战术部分)排球战术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一、排球进攻战术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排球战术是指队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规则要求、排球运动规律和比赛双方情况,合理运用技术所采取的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个人和集体配合行动。自1949年国际排联举办第1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起,世界排坛才有了正式的大赛。当时使用的战术很简单,进攻打“中一二”;防守用“心跟进”。二传手站在网前的中央,向两边传出高球,高点重扣是突破拦网的主要方法。这种打法一直盛行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在世界锦标赛上捷克男排首先采用了“边一二”进攻战术;同期,前苏联男排也率先运用
2、了“两次球转移”进攻战术。赛场上出现了3、4号位"前交差"进攻配合,当时的交叉进攻速较慢,属高举高打的换位进攻。当时防守战术也继“心跟进”之后,出现了“马蹄形边跟进”防守。但多数队仍采用“心跟进”防守,也有的队把两种防守战术交替使用。直至60年世界各队才普遍采用“边跟进”防守战术。1956年中国的“快板”球在世界大赛中运用,冲击了“高举高打”的传统打法,继而开始效仿亚洲打法,出现了注重战术变化的趋势,朝着“强攻加快攻”的方向发展。当时的快球还是“半高球”,俗称“二点五”球(约2.5个球的高度)。上世纪60年代,随着“快球”技术的提高与普遍运用,使排球进攻战术出现诸如:“梯次”进攻—两名队
3、员在同一进攻点,一前一后分扣快球或半高球。“后交叉”进攻—2、3号位交叉。“背交叉”进攻—3号位队员绕到2号位队员身后扣球等打法。使“边一二”和“插上”进攻战术朝着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比赛中开始呈现五彩缤纷的场面。70年代初,在借鉴我国“平拉开”进攻的基础上,日本男排创造出“短平快”进攻战术。他们把“近体快”和“短平快”灵活交替运用,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一举夺冠。同时,我国运动员的“时间差”、“位置差”快攻也有所发展。并在“短平快”进攻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出一系列“空中移位”进攻战术和打法。70年代中后期,中国运动员的“前飞”、“背飞”、“夹塞”、“双平快”以及南朝鲜运动员创新运用的“
4、双快一跑动”等进攻战术成为亚洲运动员对付欧美球队的有利武器。这些进攻战术后来也逐渐为欧美运动员所汲取和采用。80年代,中国女排和美国男排先后连续夺得多次世界冠军。他们一系列攻防战术和打法几乎成为一种模式而风靡世界。中国女排的“高快结合”、“攻防兼备”和美国男排的“高度加全面”、“全攻全守“的特点,受到国际排球界的好评。中国女排快速跑动进攻和2、3号位多变的战术配合;美国男排的2或3人接发球站位阵形和后排进攻战术至今仍有着生命力。90年代,世界各强队都注重培养攻守全面、熟练掌握二传技术、能支配和把握全队高点进攻及变化的优秀二传手。高度加快变打法、前后排紧密结合和各种“冲飞”扣球技术,己成为
5、各队进攻战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世界排球战术己开始向着高、快、变以及攻防全面的方向发展。当代,国际排联1999年1月开始正式实行每球得分制。世界各队对发球、进攻和拦网这3项主要得分技术十分重视。最突出的特点是:提高发球的攻击性,以跳发球和跳飘球为主流,加大力量、提高速度,结合性能与落点的变化,使发球成为进攻战术体系的一部分。进攻战术融合不同风格,高度、力量、快速、多变。防反体系是最后制胜的关键,提高拦网,以及后排防守与其的配合是重要环节;“自由防守队员”在“一攻”和“防反”中的使用更加充分与合理。注重队员全面素质增强的同时,个人专位技战术特点更加突出,培养一两名优秀二传手和核心进攻队员。另外
6、,运动员面对困难,挑战对手,克敌制胜的心理是优秀排球运动队的必备素质。二、排球防守战术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随着进攻战术的发展,防守战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原有双人拦网“边跟进”防守的基础上,出现了“活跟”、“死跟”、“后撤”、“双卡”等“边跟进”防守阵形的变化战术。现代排球防守阵形及其战术,向着灵活、实用、高效的方向发展。前排拦网在充分发挥个人技术与能力的基础上,注重集体2-3人的配合;后排防守是根据对方进攻形式及进攻区域灵活变化取位与阵形,融会了“心跟进”(图1)“边跟进”(图2)及其变化“活跟”(图3)、“死跟”(图4)、“内撤”(图5)、“双卡”(图6)、等防守阵形;现代排球比赛中
7、,许多球队根据对方进攻情况和本方拦网布局,取长补短,灵活运用。前排三名队员组成两或三人拦网,后排三名队员可随机变换防守阵形。例如:对方强攻时,采用“浅三角”防守阵形(图7);对方快攻时,采用“深三角”防守阵形(图8);对方打、吊结合时,采用“倒三角”防守阵形(图9)。心跟进”(图1)“边跟进”(图2)“活跟”(图3)“活跟”(图3)“内撤”(图5)“双卡”(图6)“浅三角”(图7)“深三角”(图8)“倒三角”(图9)三、规则的改变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