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随想.pdf

小学数学教学随想.pdf

ID:54127868

大小:153.1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9

小学数学教学随想.pdf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随想.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随想.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墨小学数学教学随想王丽飞(抚宁县茶棚学区前石河小学,河北抚宁066304)1.加强概念数学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有关数学概念现在,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的事物,分析它们的共同特趣.认为数学特别难学。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主要征。让学生从熟悉的具体的事物中理解一些数学概念。这样,是因为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没有理解掌握好。因可以使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学习中解脱出来,不仅提高了学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兴趣,而且增强了学习效果。最后,创设“生活数学”情境,提高极为重要的。学生解决实际

2、应用问题的能力。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1.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道发思维。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3.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小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而是熟悉的事物着手引人。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让学生试着重新做一遍。上课前半小时,和学生坐

3、在树底下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用铅笔做教具。重温一起思考问题.帮他们解除疑惑,这是师生心灵交往的多么“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幸福的时刻。再想想自己平时的做法,虽然不会给孩子打不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及格。但面对成绩差的学生总是缺乏耐心,边讲解边批评,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让孩子学习得不快乐.这是极其错误的。分数不是孩子的全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部,其实每个老师也很清楚这一点,但是面对这种教育体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

4、生仔制,老师的做法也有一些功利。今后,我会多学习苏霍姆林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斯基的做法,给孩子一个空间,和孩子一起解决他们的问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题,让孩子感到幸福.感到老师是真正地在帮助他们,而不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是一味地批评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应尽力想办法解决,批透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评、责怪毫无用处。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tj~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4.注重数学复习方法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4.1精选习

5、题。围绕复习的主题,通览教材,把其中经典的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题目圈画出来单独呈现.让学生再次练习,将平时单元测试本质特征。中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单独摘抄出来,供学生反复训练。教1.2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师自己编写或者从资料中查找综合性强的典型题目,做有益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的补充。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将零散在联系。我就充分利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哪些旧知识与新概念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网络。识讲授新

6、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4.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决问题。对于各种类型的题目全班都要意义过关,各别同学单在。”独辅导,练习时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2.挖掘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时注意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学意识养,让学生有竞争与合作的伙伴。所谓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4.3重点指导学困生.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缩和表示事物的数量、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对于学困生要分模

7、块辅导,进行分类复良好数感。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习。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成长,让他们有复习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成就感。的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教学中把教材与生活实际紧5.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密结合,把教学情境生活化。首先,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