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研究进展.pdf

松针研究进展.pdf

ID:54127672

大小:221.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松针研究进展.pdf_第1页
松针研究进展.pdf_第2页
松针研究进展.pdf_第3页
松针研究进展.pdf_第4页
松针研究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针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第492·4卷文献综述松针研究进展李萍刘友平(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关键词:松针;品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93;R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6(82001)03-0049-02松针(Pineneedies)为松科植物(Pinaceae)松属(Pinus)植中为萜烯化学式为(C10H16)n的一系列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及物的叶,别名猪鬃松叶、松毛、山松须、松针。其主要功效为其衍生物。如a-蒎烯,蒎烯,水芹烯,月桂烯罗勒烯等[4]。!-!-驱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

2、、燥湿止痒。可治疗风湿性关节潘宁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共鉴定出50种炎、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神经衰弱、浮肿、湿疮疥癣等,成分,如顺-己烯-3-醇-1,三环烯等[5]。最近,又有学者对其针并能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炎、钩虫病等。松针在历代叶的单萜成分进行分析测试,鉴定出a-蒎烯、柠檬烯等11种本草中均有记载。如《别录》谓:其“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成分,另鉴定出44个萜烯类化合物。其挥发性物质成分的脏。”《本草纲目》曰“:松针,气味苦、温,无毒,久服令人不老,含量随松针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6]。如陈志亲等对红松针

3、轻身益气,主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1]中的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气相-红外分析,分析出34种挥发油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镇咳、祛痰、成分,含量占原药材的0.5%[7]。减缓衰老、抗突变、降血脂、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2.2粗蛋白、氨基酸固醇、利胆降压、抑菌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松针进松针含丰富的粗蛋白、氨基酸。以日本落叶松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表明其将在工业、食品、饲料、化妆品等(16.00%)、赤松(10.60%)含量最高[4]。松针含17种氨基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至今尚未见有关

4、于松针研究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各供试样品中,均以的综述报告,现就松针的品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等4种氨基酸的含量最研究状况综述如下。高,占必须氨基酸总量的73.4%-94.5%[8];总氨基酸在原药1松针的品种研究中含量为4.74%[9]。朴奉花等学者研究红松中含18种氨基松针其植物来源为西北利亚红松(Pinussibircacoud酸,在原药材中含量达10.308%[10]。Mayr),黑松(Pinusthunbergiipurl),油松(Pinusabulacformis2.3

5、色素及维生素carr),红松(PinuskaraienssiebetZucc),华山松(Pinusarmandii松针中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各类松针的胡萝卜素Franch),云南松(PinusyunnaenisFrench),马尾松(Pinusmasso-含量在60~350mg/kg,远高于胡萝卜中的含量,且含维生素[2]。松属植物约80余种,我国约有21种11变nianaLams)等A、维生素E、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尤其是维生素C含种,几遍全国各地,另还引种16种2变种,可供药用的达13量最高,成熟松针又比幼松针高1.7~2.

6、0倍[11]。国外学者种,其中我省有7种2变种,为全国本属种属最多的省区。从新鲜的马尾松针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胡萝卜素、维其中单维管亚属除华山松在我省分布较广外,白皮松和海南生素E,植物甾醇[12]。周维书等采用提取抽滤直接滴定法,五针松仅见于局部地区;双维管亚属的云南松、高山松、马尾测定老叶中维生素E含量为2.51mg/kg;中年叶含量为2.05松在我省分布较广,油松、巴山松、地盘松等数量不多,也仅mg/kg[13];松针中叶绿素含量达3.22mg/kg,现常用作提取叶限于局部山区。另外,我省还引种6种2变种。其中火炬绿素的原料

7、。松、湿地松引种较为普遍[3]。2.4多元酚类2化学成分的研究日本学者从新鲜松针提取物中分得了聚异戊二烯及其2.1挥发油类混合物(Poiyprenicompounds),此化合物为多元酚合成前提。针叶经分析含多种成分,其香气的主要成分为精油,其又有国外学者从Pinusmugo的绿色针叶中得到了多元酚的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李萍,女,1962年9月生;药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鉴定。·50·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第24卷混合物,并发现这种多元酚混合物模型随着松的品种不同而松针抑菌效果较好,其抗菌成分

8、为胡椒酮、虎杖甙、甲基不同。此可作为松品种的化学分类标准。胡椒酚、花旗松素、土槿酸等。另外土槿酸可使小鼠的妊娠终止,具有抗早孕作用[11]。2.5其它成分松针中还含有脂肪酸,脂肪酸的分布特征与松科植物种4致谢子相似,如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