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莎莎送东阳马升序第二课时.ppt

屈莎莎送东阳马升序第二课时.ppt

ID:54017174

大小:18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4-28

屈莎莎送东阳马升序第二课时.ppt_第1页
屈莎莎送东阳马升序第二课时.ppt_第2页
屈莎莎送东阳马升序第二课时.ppt_第3页
屈莎莎送东阳马升序第二课时.ppt_第4页
屈莎莎送东阳马升序第二课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屈莎莎送东阳马升序第二课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诵读第一段(切实做到:眼到,心到,眼看字,心明义,口发声)思考问题。1.请找出本段的中心句。2.在学习上作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都是怎样解决的?3、从作者的求学经历中,你感受到了他的哪些美好品质?一、借书之难。家贫,幼时“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解决办法:手勤,借了书便“手自笔录”,“弗之怠”。结果:余因得遍观群书。二、叩问之难,“无硕师名人与游。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解决办法:嘴勤“从乡之先达持经叩问。援疑质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结果: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三、奔走之难

2、。“尝趋百里外”从师,“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久而乃和。”解决办法: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四、食宿(生活)之难,“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穿的则是“緼袍敝衣”。解决办法:心勤“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自身经历1、幼时借书之难2、成年叩问之难3、求师奔走之难4、住读生活之难5、总括:勤且艰文眼: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美好品德:勤奋好学,不怕吃苦。持之以恒诚实守信学习虚心、耐心、专心尊重老师不和别人比吃穿,只跟别人比学习第二段中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体现在哪些方面?①无冻馁之患②无奔走之劳③有专门老师④有丰富藏书说

3、明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是否专一。诸生的学习条件:①无冻馁之患②无奔走之劳③有专门老师④有丰富藏书我的学习条件:1、借书之难2、叩问之难3、行路之难4、生活之难对比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目的是什么?除了第二段,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生:色愈恭,礼愈至师生态度生活情况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对比对比勤且艰1、第三段在文中有何作用?点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图。2、马生的“善学”体现在哪些地方

4、?(1)流辈甚称其贤。(2)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3)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学作者的嗜学领起自己的力学诸生的怠学马生的善学作结对比中心思想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研讨写法1.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2.对比手法的运用。一、自身经历1、幼时借书之难2、成年叩问之难3、求师奔走之难4、住读生活之难5、总括:勤且艰(描写)(描写)(记叙)(描写)(议论)第一段段五个层次

5、分别采用了那些表达方式?拓展延伸1、学了本文你有哪些启迪?2、作为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3、请积累有关勤学的故事和名言.勤学故事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课堂小结:学习是件非常艰苦的事,没有坚强的意志,刻苦勤奋的精神,是很难成功的。希望同学们能从宋濂艰苦的求学经历中,受到启迪,做个一心向学的人。我们还要懂得,幸福来之不易,希望大家能珍惜幸福生活,做个积极进取的

6、人,力争将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