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1700
大小:1.05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7-12-09
《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郑州大学站说明书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1概述1.1工程概况本站位于中原东路与兴华北街交叉口附近,中原东路下。中原东路道路北侧主要有机械研究院家属院、郑州网通公司、郑州电信局、核五院家属院等,中原东路南侧主要有绿城广场、绿城宾馆、郑州大学以及一些住宅区。中原东路为双向四车道,行人众多,交通繁忙,且道路下方管线密集。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双跨结构,顶板覆土厚3.4米,车站底板底埋深16.56米。根据本站客流量,结构选用10米单柱岛式站台,车站标准段宽度为18.50米,车
2、站总长度180.0米,标准段高度13.06米。根据全线盾构区间工程筹划要求,车站西端设置盾构始发井,车站东端为盾构到达设置矿山法施工竖井,盾构井处车站侧墙外扩1.85米,底板下沉1.05米,施工阶段在西端盾构井顶板及中板预留盾构吊装孔。车站南北两侧设有活塞风道及风井和四个出入口。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1)《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2)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文件《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报告》(咨交通【2008】86
3、3号)(3)《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40-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郑州大学站说明书设计技术要求》(送审稿)(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十一月)(4)《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送审稿)(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十一月)(5)《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送审稿)(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十一月)(6)《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1标段郑州大学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勘阶段-中间报告电子文件)
4、(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十一月)(7)总体提供的线路、限界设计图纸(电子文件)(8)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9)业主提供的相关地下构筑物资料(10)总体总包单位制定并经甲方认可的各项技术、管理文件2.2设计所采用主要规范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5、》(GB50009-2001)(2006版)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8-2003)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010-2001)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1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40-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
6、设计郑州大学站说明书1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6)《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17)《建筑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9)国家、河南省、郑州市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规定及本工程设计相关文件。3设计范围本套图设计范围为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围护结构。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CK15+825
7、.000,设计起点分界里程为右CK15+714.968,终点分界里程为右CK15+895.000,车站主体结构外包长度180米。4设计原则及标准4.1设计原则(1)结构设计应满足城市规划、行车运营、施工、防水、防火、防腐蚀等要求,应保证结构在施工及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或构件类型、使用条件及荷载等,选用与其特点相近的结构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3)应根据本站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周围地面既有建筑物、管线、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区间隧道施工方法,通过对技术、经
8、济、环保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40-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郑州大学站说明书(4)车站结构的净空尺寸除满足建筑限界和建筑设计要求外,尚应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及后期沉降的影响予以确定。(5)结构设计应分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承载力、稳定、变形、抗浮、抗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