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6.doc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6.doc

ID:53975357

大小:3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2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6.doc_第1页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6.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6.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景泰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音乐教案第六周高一年级提供者:章节名称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总课时数6课题《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比较,了解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初步感受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历程,了解贝多芬在中后期作品中,从形式到内容上“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的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欢乐颂》主题并分析主题教学重点什么是古典主义音乐?什么是浪漫主义音乐?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们有哪些本质的区别?教学难点感受

2、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特点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视听、鉴赏教学过程增补反思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幻灯(1):在人类音乐史上,流淌着一些经久不衰的旋律,闪耀着一颗颗永放光茫的恒星,有一些让我们永难忘怀的名字,他们是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其中,被称为“乐圣”的贝多芬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成为人类近两个多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不光给人类带来了欢乐,而且给人类带来思索,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了火花。(二)幻灯(2):听赏贝多芬的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片断,提问:  1、这是贝多芬的哪部作品?  

3、2、尝试辨别它的曲式?  3、分析一下它属于贝多芬哪个时期的作品?  4、你还知道贝多芬的哪些作品?(三)幻灯(3):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827年)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从小学习钢琴、小提琴。11岁成为宫廷乐队的古钢琴手。17岁到维也纳拜见了莫扎特,22岁向海顿学习作曲。28岁开始听力衰退,直至两耳失聪。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觉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但贝多芬没有被厄运压倒,他牢牢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大量为世人称道的音乐作品,其中他的《英雄》、《命运》、《

4、田园》、《合唱》交响曲,成为久演不衰的精典之作。(四)幻灯(4):听赏《命运交响曲》的片断,由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指挥。(五)幻灯(5):20世纪下半叶,世界乐坛上出现了几位风靡一时的器乐演奏家,他们将一些著名的音乐主题加以改编,重新演绎,下面我们听一首法国通俗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命运》,谈谈钢琴与交响乐队演奏的《命运》风格上有何不同:  1、你更喜欢哪种演绎方式?  2、哪种方式更具震撼力,更能表现贝多芬“通过斗争,获得胜利”的思想?  3、钢琴曲《命运》属于那种风格?  4、你认为决定音乐风格的要素有哪些

5、?  六、幻灯(6):什么是古典主义音乐?  说到古典主义音乐,就会想起一个现在已很少提的概念—严肃音乐,容易让人产生误会,认为是比较刻板、沉重的音乐,其实,古典主义原意为完美、优秀、经典的,大多指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美学原则和风格特征。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三位大师。  七、幻灯(7):什么是浪漫主义音乐?  贝多芬被后人评为“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的作曲家,可以看出,在音乐创作从古典走向浪漫的进程中,贝多芬是一块里程碑,他亲自将《第六交响曲》注上:“田园交响曲:感情的

6、表达胜于音画的勾勒”,并在各乐章分别写出“到达乡间时的快感”,“溪边景色”等大小标题,使它成为音乐史上第一部著名的标题音乐。由于他的作品的英雄气概,奔放激情,幻想风格,复杂织体以及丰满的和声等因素,并扩大了交响乐队的编制,为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道路。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至中叶在欧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乐派。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主张音乐与诗歌、戏剧等艺术相结合,提倡音乐的标题性,强调个人主观情绪的表现,重视从民族民间文化中提取素材。  八、幻灯(8):西方音乐流派及特征的比较。  九、幻灯(9、10):听辨下面两

7、首乐曲分别属于古典派还是浪漫派?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肖邦——《革命练习曲》)  十、幻灯(11):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正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遭到失败、封建王朝复辟,整个欧洲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空前的镇压的时期,也是他一生中最孤独最痛苦的时期。耳聋、穷困、政治的失意、疾病的折磨、家庭的烦恼……。但是毕生以自己的音乐作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号角,使他超脱了个人生活的痛苦,进入艺术的登峰造极地境界,并乐观的预言:“再过五十年到处都将是共和国”。就是这样,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部不朽的巨作。这部交

8、响曲既有第三交响曲的雄伟气魄,又有第五交响曲的严密逻辑。它的第四乐章采用席勒的诗歌《欢乐颂》,用大合唱的形式表现了“通过苦难,得到欢乐”的主题思想,突破了交响乐固有的形式。它歌颂了贝多芬所憧憬的人类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团结在一起的宏伟理想,表现了贝多芬不屈服于封建势力,坚持资产阶级共和的进步立场,歌颂欢乐,战胜痛苦,把欢乐献给全人类。欣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