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908470
大小:532.9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7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研究——地级市的视角-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守纷浒温2014年第1期WorldEconomicPFebruary,2014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研究——地级市的视角秦炳涛摘要本文在全要素生产函数框架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1世纪初我国230个地级市的能源使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虽然考察期内我国各地级市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能效水平尚低,未来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按时期和地区的分类研究表明,地级市整体能效在“十五”期间平均提高了0.24,而“十一五”期间仅提高了0.05,能效水平提升前高后低;能效前沿面城市大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本文还发现
2、低能效城市大多具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特征。因此,处于中、西和东北部的城市及资源型城市是未来我国提高能源效率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关键词区域能源效率可持续发展数据包络分析一芒1÷、-,/I口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我国整体经济30年持续增长的动力所在。然而,从发展的质量①来看,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未能摆脱粗放型能源要素驱动的特征,进而导致我国整体经济后继乏力,表现之一就是21世纪初以来连续出现“电荒”现象,能源保障日益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化石能源终将枯竭及其环境污染性强的刚性约束下,“高能耗、低效率和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3、必须实现向“效率驱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不但是解决能源保障的关键环节,同时也将有效缓解各地环境污染。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央政府连续提出诸如经济结构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等一系列指导方针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务院办公厅在2013年3月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通知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分别控制在4O亿吨标准煤和6.15万亿千瓦时左右,并且提出将秦炳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E-mail:qinbing719@hotmail.com,通讯地址:上
4、海市国权路600号.邮编:200433。作者感谢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2M52078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304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90007)、复旦大学T铎尔中心“985X-程”三期项目(FTC98503B06)等的资助。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帮助:刘晓峰博士提供了部分地级市电子数据,常晓雪和朱一聪同学则在后续的数据整理中提供了及时支持,陈诗一教授、陈硕博士、张传勇博士、能源与环境经济学seminar参加者以及匿名审稿人都对本文提出了
5、宝贵意见,作者深表感谢,文责自负。①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探讨方面。中恬碑泣2014年第1期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分解到各省(区、市),由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另一方面,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想在规定的能源消费量内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最佳选择。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分配方面,有必要将我国能效研究细化到地级市的水平。同时,为了提高我国整体能效水平,需要找到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城市和地区,并分析提高能效的具体政策,从而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为此,本文运用全国230个主要
6、地级市2001-2010年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地级市④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地级市的整体能效尚处于较低水平,未来的提升空间很大。虽然各地级市能效水平具有逐步提高的趋势,但从提高程度来看,“十一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相比有大幅降低。能效前沿面城市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全国能耗总量分配政策应该向这些高能效城市倾斜。低能效城市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且往往具有资源禀赋比较高的特征。因此,要提高我国整体能源效率水平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治理对象应该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部城市及资源型城市上
7、。本文接下来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梳理,第三部分介绍分析方法与数据,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与分析,最后提出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含义。二、文献综述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很多研究都以单位GDP能耗即能源强度或其倒数的能源生产率即单位能耗的经济产出为指标对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情况进行研究。史丹(2002)利用能源消费强度指标来反映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情况,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蒋金荷(2004)在分析我国能源效率的现状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后,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工业是今后实施节能降耗的主要产业部门。李廉水和周勇(2006)利用35个工业
8、行业的面板样本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发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