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眼中的陶渊明与隐逸思想-论文.pdf

司空图眼中的陶渊明与隐逸思想-论文.pdf

ID:53908353

大小:150.8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7

司空图眼中的陶渊明与隐逸思想-论文.pdf_第1页
司空图眼中的陶渊明与隐逸思想-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司空图眼中的陶渊明与隐逸思想-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4月语文教学通讯Apr.,2014第782卷第4期BulletinofChineseLanguageTeachingVo1.782No.4◆古典品藻司空图眼中的陶渊明与隐逸思想孙肠(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在司空图眼里,陶渊明是古贤,是中国禅宗隐逸文化的代表,自当尊仰,所以他推崇陶渊明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人生态度以及其所达到的人生境界。然司空图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节烈忠君之士,他与乱臣新政彻底决裂,并以身殉主,气节铮铮,所以司空图又往往俯视、非议陶渊

2、明。关键词:司空图陶渊明禅宗隐逸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81—02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3D042);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研究(LBH-Z12224);哈尔滨师范大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SXP2014-01)作者简介:孙砀(1979一),女,黑龙江人,日本文学博士,日本新涡大学博士研究员、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司空图是唐代诗学理论的总结者。不仅如此,士人功名思想的消失,为躲避战祸和

3、人世间的种种不司空图还以兼容释、道的诗学理论对前代诗人及诗平而彻底遁世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真正的隐逸人格才歌予以多维观照,陶渊明就是他瞩目的诗人之一。逐渐步入独立发展的轨道。”【xm盛唐士人把隐逸司空图晚年标榜陶靖节、白乐天两位先贤,其意是当作沽名钓誉、获取功名的“终南捷径”,中唐士人更把陶渊明作为自己人生的路标。为功利实际,他ff协官亦隐,优游于仕隐之间,过着无可无不可的洒脱的“朝隐”与“吏隐”生活。而晚唐士入司空图对陶渊明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人生追求真正的隐逸避世,长久的逍遥自适、精神自由。他态度以及其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是十分欣赏

4、和充分们义无反顾,一经归隐,绝不再回到世俗的名利场中,肯定的。其诗曰:所以他们的隐逸更真切、更彻底,其隐逸之趣也更淡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清秩偶叨非泊、更闲适,因而逐步形成了独立的隐逸人格。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司空图晚年值逢战乱,出处的徘徊、人生的苦一半悲。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闷一直困扰着他,连绵的战火消歇了他曾经旺盛的(司空图《五十》)济世之想,内心佛道思想加重,隐居的念头与日俱这首诗创作于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时司空增。这种末世情怀,恰恰在同样处在易代之际的陶图五十岁,身在长安

5、,为中书舍人。在战乱频仍的当渊明那里产生了共鸣。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陶渊明下,司空图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自己灵魂的安顿、生坚定了司空图晚年隐逸的决心,给了司空图深刻的命的延续、人生的归宿等人生的重大问题。“觉陡人生启迪,司空图诸多的人生重大问题的答案在陶衰”之“陡”,突出了诗人强烈的心理感受——世事渊明那里逐渐清晰了。的沧桑变异、生命的艰难与短促。诗尾“漉酒有巾无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犹胜江南隐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是全诗主旨的落脚点。居士,诗魔终嫡负孤名。张兴武论道:“唐末五代,随着儒道人格的淡化和(司空图《白菊三首》其一)文

6、艺I81这首诗是司空图晚年的作品。张少康先生考“闲知有味”和“道贵谋安”是诗人的生活感受证,司空图晚年“最喜欢菊花”。[2]培陶渊明通过文与人生感悟。虽然如此,但诗人对现实仍然不能释学创作,赋予“菊”以清香绝俗、刚正坚贞等文化内怀,还是不能静心地隐居。涵,将“菊”升华到玄学的高度,“陶菊”几乎成为隐司空图认识到了“酒”对陶渊明及其所代表的逸文化的代名词了。唐人言菊几乎必称陶渊明,司隐逸文化的重要意义。司空图对“陶酒”的理解是深空图的这首菊咏也是如此。诗人自称“江南隐居刻到位的,视野也是宏阔的。士”,认为自己诗才细弱,远不及渊明那样在

7、诗赋中维摩居士陶居士,尽说高情未足夸。檐外莲峰阶寄予自然、真切的情志。“不疑陶令是狂生”是司空下菊,碧莲黄菊是吾家。图对陶渊明的文化定位,然陶令“狂”在何处,司空(司空图《雨中》)图并未在诗中言明,其实也不必言。司空图的诗歌理论是以道家哲学、佛教宗教哲陶令之“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耀眼的光学这样两个体系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司空图的这首芒,它对后人的感召力是极为强烈的。有唐一代,《雨中》与其《杨柳枝二首》其一(陶家五柳簇衡门)“我本楚狂人”【3】的李太自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内涵关联,都认为陶渊明是“高情”之人,所不同的权贵”的怒吼。

8、“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是《雨中》把陶渊明与维摩诘居士并论,认为他们的后,每怀宗国屯”[41,颜真卿面对叛敌,浩气凛然,死“高情”只是高谈阔论,不足以称道,真正具备莲花不屈节,同样是被陶渊明这种刚正的气节所感召。一样洁白无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