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4865
大小:445.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国内外mss移动模架系统在苏通大桥的应用及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6年3月第35卷第3期施工技术CONSlRUCⅡ0NTEC}D的IoGY55国内外MSS移动模架系统在苏通大桥的应用及比较胡安祥1,雷江洪1,镇亦明2,汪丛斌1,马保立1(1.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湖北武汉430000;2.江苏交通工程监理公司,江苏南京210000)【摘要]介绍苏通北引桥使用国内外设计制造的移动模架系统施工的情况,对2套移动模架系统结构构造特点、工作原理及施工工效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关键词]桥梁工程;连续箱梁;移动模架;构造;施工工效;施工方法[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498(2006)03—0055—04A
2、p曲cati仰andC哪par跏n0fMSSM嘶IlgF0珊ScaabIdingSysteminSutongBddgeHuAn.xian91,LElJiang—hon91,zHENYi.min于,V\,ANGcong.binl,MABao—Iil(1。孤&∞砌姚蚴n伽西痧嘁融矿醌妇靶眦,‰,髓如i430000,c航船;2.脚u噼西西帕砌酱跚矽惦幻nc0.,砒咖留,姆“210000,‰)Al矧胁ct:IIltIlis删cle,aumorsi蛐删ucetlleconstmcti叽0f眦衙ngfb册sca妇foldiIlgsysteminSutongn(埘hemappmachbr
3、idge,舳dconlpare诚吐ltheco璐tmctioncharacteIistic,opemtionalprirlciple,coIlstnlctione伍cierlcy0ft}:letwornovingfoImsca舶ldingsystenls.Keyw咖s:bridgeen西neering;continuousboXbe蛐;m耐Ilgfomsc础!blding;constitution;co璐tmctione伍ciency;constmctionⅡlethod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包括主航道桥、专用航道桥和引桥三部分。北岸引桥为双幅桥,全长3485m,其中含3联,每联
4、11×50m的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桥,位于半径7200m的平曲线上。引桥墩高7~41m,其单幅箱梁横截面采用单箱单室结构,第1联前5孑L位于北岸陆地,后6孔及第2、3联位于长江浅滩区及江面。箱梁结构设计仅在桥墩顶设置厚度为1.2m的中横梁和箱梁端部设厚度为1.4m的端横梁,梁高280cm,宽1650cm,悬臂长395咖,箱顶设有2%横坡,采用箱梁绕桥面设计高程点旋转而成,箱梁横断面中心线不垂直于大地,且与墩中心线不共线。北引桥绝大部分位于浅滩及浅水区,起重等设备无法到达,施工条件受限制,施工难度大,为适应桥位处地质条件,50m箱梁施工时采用了2台Mss移动模架造桥机。
5、为完全实现自行化,对其中1台Mss的设计提出了模架的移动、支撑托架的运输及装卸完全利用模架系统本身完成的要求,由挪威NRS公司设计制造,其构造、过孔及施工具有显著的特点,这样的完全自行式模架在国内外首次采用。另1台为国产模架,由山东博瑞公司设计制造。2台造桥机先后在苏通大桥北引桥中投入使用,NRs公司自行模架先进行施工。模架系统在构造上的不同决定了其在施工中各具特点,通过使用比较,2套模架优点与不足均比较明显。1Mss移动模架系统常规构造Mss移动模架系统构造大致由主梁、鼻梁、横梁、吊架、牛腿托架及模板系统组成(见图1)。2套模架构造比较如表l所示。aNRS公司模架b山东博
6、瑞公司模架图lMss移动模架总体组成2模架系统的拼装2套Mss模架在拼装中均采用搭设支架散拼的方[收稿日期]20晒.09-14[作者简介]胡安祥(19r70一),男,湖北潜江人,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苏通大桥项目总部B1标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重庆市大坪长江支路27号400042,电话:(0513)5998033万方数据56施工技术第35卷法,即在起始跨位置搭设临时钢管桩支架,在支架上完成主梁的拼装,在拼装好的主梁上完成横梁、鼻梁、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安装。模架拼装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主梁的拼装,主梁的拼装质量直接影响到模架的受力变形,而主梁拼装中最关键的是高强螺栓的施工,重点对高强
7、螺栓的施拧顺序和扭矩值进行控制。为减小由于施拧顺序产生的次应力的影响,每个主梁接头高强螺栓按:底板一顶板一腹板顺序,单块连接板按中心向四侧对称辐射依分级力矩进行间隔性施拧。施拧力按初拧、复拧和终拧三阶段控制,初拧使板间完全密贴,终拧时达到螺栓的设计预拉力,复拧为检查已终拧螺栓是否存在欠拧或超拧。对螺栓施拧力的控制,挪威NRS公司要求对进口模架实施转角法控制为主,在经过现场施拧工艺性试验后,发现该方法影响因素较多,对螺栓预拉力的控制不够准确,最后确定了采用扭矩值法对2套模架的高强螺栓预拉力进行控制。3模架预压及施工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