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33689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8
《能源效率回弹效应研究文献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能源效率回弹效应研究文献综述摘要:作为世界能耗的大国,长期以来,节能减排一直是我国的工作重点。从国际能源利用效率看,当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整体偏低,目前的能源利用率只相当于欧盟和H本的1/4,美国的1/30因此,提高能源效率被认为是实现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随肴我国的能源效率不断提高,能耗总量也在增长,应证了能耗回弹效应(reboundeffect)的存在。鉴于国内对能耗回弹效应的实证研究相比国外仍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回顾和分析了能源效率回弹效应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进一步认识能耗回
2、弹效应的作用并借此对如何制定能源效率政策提供帮助。关键词:能源效率;冋弹效应;综述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69031引言近些年,中国能源要素□益趋紧、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消耗了七成能源的工业却贡献了不到一半的产出,能源效率堪忧。我国的能源发展曲临着既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减轻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显然,中国冃前仍未完全摆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耍
3、大量的能源消耗作为经济支撑,而受资源约束力的作用,能源产量增幅明显后劲不足。而长期以来,国内学者们较多关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问题,而忽视了能源在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各个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即能源效率问题。因此,在我国大力治理雾霾,倡导低碳理念的大背景下,提高能源利用率已刻不容缓。从国内来看,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有所提升,但行业和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差距较大,高耗能行业和高能源消耗地区的能源效率相对较低。并口,随着能源效率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能耗总量却依旧处于上升趋势。2
4、014年我国的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仍比上年增长2.2%o究其原因,能源效率冋弹效应的存在使得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更加艰难。能源效率的冋弹效应是指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进而节约能源消费量。但技术进步在提升能源效率的同时,可能会通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产出效应等机制产生新的能源需求,刺激更多的能源使用,部分地抵消了所节约的能源。其原始思想可以追溯到1865年Jevons在其著作《煤炭问题》中提出的“杰文斯悖论”。对回弹效应的具体理论研究主要基于微观
5、的生产理论和消费理论以及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目前己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多元回归计量模型等方法证明了我国能源消耗上回弹效应的存在,如王志华(2014);李强等(2014);乔海曙(2014)。结果显示,我国平均冋弹效应预计在30%-80%之间,数据总体上呈现出的是下降趋势,但是年度数据间的波动幅度较大,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能源品种之间回弹效应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然而,作为分析能效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判据,我国在能源政策的制定上并未对回弹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能源政策
6、导向是耍提高生产、商业、公共部门和家庭用能的效率,提出的每年国家须完成的降低能源强度的目标时,也并未将其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因此,本文通过回顾国内现有的能源效率回弹效应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进一步认识能源效率冋弹效应的作用,并借此对如何制定能源效率政策提供帮助。2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概述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冋答提高能源效率是否存在冋弹效应这一核心问题上。若存在,回弹效应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其值的存在范围区间为多少?其特点、趋势又是什么?是否会对能源效率政策可能实现的节能减排目标产生负面影响?若能影响,如
7、何将其纳入节能减排公共政策设计Z屮,以便合理的预估政策效果。2.1能源冋弹效应的理论逻辑(1)能源回弹效应的定义。胡秋阳(2014)从效应来源的角度,将能源效率的冋弹效应划分为三部分,一是表现为产业的内部能耗强度在能效提高后只是有限下降的直接回弹(directreboundeffect);二是表现为产业的能耗量在产出增长带动下有所增长的间接冋弹(secondaryeffects或input-outputeffects);三是表现为总体能耗在一系列系统性影响下只是有限下降的总体回弹(market-cle
8、aringpriceandquantityadjustments或economy一widereboundeffect)□而Greening等(2000)贝U是将其解释为直接回弹效应(包括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间接冋弹效应(能源引致其他以能源为生产要素的产品需求增加)和经济系统层面回弹效应。另有查东兰(2012)、邵帅(2013)、薛丹(2014)等从回弹效应作用对象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而宋旭光等(2014)则是从回弹效应强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划分。(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