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32967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8
《珍视个性差异 促进个性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珍视个性差异促进个性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应加强考查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抒自己的真情。这一要求对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老师在授课时,怎样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用心设计并努力实践。在教授韩愈的《马说》这篇课文时,我在教学设计上就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应该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教师应为学
2、生创设良好的积极自主学习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文章阅读理解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在韩愈《马说》的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三次学生的集中自学:第一次是朗读课文,编写提纲,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提出问题;第二次是研读课文,深层探究,理解“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意思。第三次是文章三个自然段最后一个“也”字的语气与含义。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研读课文,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如此安排设计,既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为课堂讨论、交流提供了基础。第二,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3、策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马说》是一篇“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是《杂说》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标题,''说”比“论”随便,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托物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正面描述去认识“千里马”“食马者”。如:“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栃之间”等等。二是通过作品的侧面去认识“千里马”“食马者”。如:韩愈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等。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怀才
4、不遇,难以找到出路。不通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不平、痛惜、谴责、愤怒、嘲讽!如此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策略,为学生学习“说"这种体裁指点了方法、找准了方向,也为他们在'‘准点”基础上多元化、发散性的思维打下基石。第三,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和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
5、发展。在《马说》教学设计中,我还安排了“迁移延伸,发展个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组织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的答案,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必须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融入自己的语文素养,调动自己已有的见闻、感受,已有的经验积累进行创造性思维(如航天、前瞻性经济学家、预知性地震人才、抗干旱指导人才、环境保护人才、外星学说人才等)。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他们的观点有些偏激、理想化也不要紧,尽量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其实,这些问题的
6、结论并不是十分重要的,重要的是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加深理解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抒自己的真情,是一个长久、长远的话题,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用心设计,努力探索,勇敢去追逐,教学的舞台才更广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