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doc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doc

ID:53832729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8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doc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doc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几小红每分钟走1米”“小明的爸爸今年18岁”......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唉!我们的学生怎么这么差劲!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感都没有。那么,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由于

2、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像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谈谈口己的认识和体会。对“数感”的认识1.数感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事物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2.数感是人对属于运算的一般理解。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耍是指

3、,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据和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进行计算并具有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心算、笔算、使用计算器)实施计算的经验。3•数感是一种“数学地”思考。数感就是将有关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如一个学生去文具店买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就要考虑购买每种文具的数量、单价,应带多少钱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地学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二、培养学生数感的途径1.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1)创设具体情境,把握数的大小,形成数感。在创设猜想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4、不仅是理解数的概念,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数感。(2)开放思考空间,让学生用数学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找数、说数、用数,并从同伴表达的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用数据描述和交流。2•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1)加强估算。如计算39+38的得数是多少吋,先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几?学生认为得数不会大于80,想法是把39、38都看成40,40加40才等于80,所以得数比80小。(1)提倡算法多样化。在计算教学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实际背景中,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不同的方式确定结果,增强对实际意义的理解。1.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数

5、感。数学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感官参与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止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如教学“厘米和米的认识”吋,划一划:学生用手势比划1厘米、1米的长度。测一测:同桌之间互相测一测身高、头围、胸围、步足、立定跳远的长度。跑一跑:感受10米、50米、100米、200米的距离。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重量,培养了数感。总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逐步培养。在教学过程,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创设培养数感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观察、体验、操作、应用等

6、活动中,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切实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索养的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