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31876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8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对学生实施索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是我国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耍内容和目标。而在课堂上学生往往随着老师的问、讲团团转,大多被动应付,接受性地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牛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要想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把以教师问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参与学习。1.课前探究自主参与形式教师备课时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注重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能力转化,注重认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备课时,要密切将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活动结
2、合起来,尽量在学生的情绪体验中找到相应的支撑点,使学生的心理定向、情绪定向、思维定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调动其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z屮。例如在“轴对称”教学设计中,在教学轴对称的性质这一环节时,传统教学往往是先由教师演示后让学生观察总结进行。这样设计,似乎学生也有了动手参与的机会,但是,这样模仿参与只是走过场式的学习,既不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乂不能发展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有鉴于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实践一一观察一一总结”的教学步骤,先由学生在教师不加指点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操作,留给学生
3、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同时,在实践中,也必然有部分学生会碰到以些障碍,可让他们合作讨论,也可以让他们质问难。然后,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规范操作的全过程。此时此刻,学生们有的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实践操作是否正确;有的则想弄懂尚未掌握之处,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从而使教师的“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肯定自己的成功Z处,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又初步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参与热情,可谓一举三得。2•课内挖掘自主参与潜能(1)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教师在教学时
4、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讣学生敢说、敢想、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习的热情。然而,有的教师认为,初中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似乎已进入“休眠”状态「导”也无用。其实不然,试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见识愈广、思维也愈成熟,“自主”的意识也就更强,他们怎会甘心做学习的傀儡?他们有他们的思想,他们有他们的见解,他们有交流自己想法的愿望与热情。只要教师能善加引导,相信星星之火,也可燎原。这一点,我在平时
5、教学中深有体会。例如,在学习角的平分线性质时,我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激励学生通过计算、测量等方式来体验感受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屮的应用。并由此导入逆定理。这样,就使学牛在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2)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归宿,需耍学生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掌握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并在灵活运用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能力得以发展。所以,学会自主参与的方法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平方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无理数,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两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他们想办法拼成一个面
6、积为2平方厘米的大正方形。开始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做,我并没有给他们提示,而是让他们互相讨论,反复操作,最终完成这一任务。这时,我才让他们根据拼图计算止方形的边长,从而引入无理数。这一系列安排,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耍,乂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了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应当注意的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虽然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一堂课中,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又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主参与的方法体系。教师应根据知识类型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同帮助学
7、牛综合运用和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3.课后延续自主参与热情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进使英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牛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如复习“一次函数”这一单元,考虑到知识点较多且难点集中,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疏导、理解知识要点,复习结束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课后请你运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些问题,下节课中由你來考考大
8、家,比一比谁是“最佳小老师”。这一富有创造性的提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并在课后引起不小的参与热潮。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梳理,比老师在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