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oc

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oc

ID:53831614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8

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oc_第1页
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oc_第2页
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oc_第3页
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oc_第4页
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护理中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肿瘤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在医护过程屮应用PICC置管术,回顾护理前后相关资料。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环境设施、人文关怀、质量及安全设施、健康教育、服务可及性等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2例,感染率为4%,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通过置管注意事项掌握,健康宣教,并发症防范等,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临床安全性。关键词:PICC;肿瘤护理;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近年来

2、,环境恶化加剧,加之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存压力的增大,恶性肿瘤病发人群逐年增多,患者需多次反复化疗,病程较长,静脉反复穿刺除加重身心痛苦外,还使局部不良反应增加。PICC置管术,自国外引进,目前已广泛用于肿瘤护理领域,是经外周静脉于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方法,除可负责中或长期输液治疗外,还可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具较高安全性、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在肿瘤护理中作用显著[1]。本次选择相关病例,就肿瘤护理中卩TCC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共选择肿瘤患者50例作研究对象,男32例,女18例,年龄22-70岁,平均(48.2±7.6)岁。淋巴瘤5例,

3、肺癌18例,脑肿瘤3例,肠癌14例,乳腺癌10例。患者均口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1.2方法1.2.1健康宣教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就PICC优点、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配合要点加以讲解,并指导并发症应对方法。完善穿刺侧肢体准备,理解能力差者,可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直观方式,加深理解。心理状况较差者,需行个体化疏导,由置管理想的患者现身说法,通过发挥榜样的力量,增强患者信心,促使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保持乐观心境,提高遵医依从。1.2.2置管方法(1)置管静脉选择:以贵要静脉为首选,其次为头部和肘部正中静脉筹。因贵要静脉粗且直,与其它部位静脉比较,静

4、脉瓣较好,手臂和眾干呈垂直状态时,经贵要静脉穿刺可直达上腔静脉,且成功率居较高水平。(2)插管长度测量:通常情况下,从上肢左侧对插管长度测量,平均为(41.3土3.8)cm,右侧平均为(37.8±3.8)cm。另外,还需对双侧上臂臂围精确测量。(3)操作要点:对穿刺点常规穿刺,直径需>20cm,备无菌毛巾和无菌手套,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后导管按预计管道长度修剪,用插管鞘行穿刺操作,进针角度需为15。-30°,有回血出现时,再进针少许,送入鞘,至预先测量到中心静脉长度,后撤出导丝和插管鞘,再与肝素帽连接,正压封管,消毒穿刺点附近局部,并固定导管。1.2.3并发症预防及护理(1)导管阻塞:依

5、据阻塞原因应用不同方法防控,封管时,需边退针边推注,保证导管在针头退出时处于正压状态,达到正压封管效果;避免自PICC管中休集血液标本;并对置管时间合理把握,以防过长,必要时可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以防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2)完成置管24h后,对敷料更换一次,后每周更换1次,防止更换时带出导管。(3)局部感染:穿刺及后续护理中,消毒不严格,引发细胞感染;受肿瘤影响,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未按医嘱行导管护理;伤口打湿或敷贴不固定,未及时处理。故临床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辅助按规定要求更换,保持干燥及整洁,加强家属健康宣教,使其做好患者不适情况的观察,以获得及时处理。(4)管腔内返血:通常为正压

6、封管时未恰当操作,血流反向流岀;上腔静脉压力过高、肝素帽松动所致。故需遵医嘱,每周到院行一次封管,若辅料污染,口伤口有感染情况出现,需立即就诊;患者需注意在洗澡时注意保护穿刺点,避免剧烈运动。1.3指标观察(1)护理满意度:依据肿瘤患者护理特点,应用住院患者工作满意度量表(谷波等编制),在患者出院时发放,调查护理满意度,共包括环境设施、人文关怀、质量及安全设施、健康教育、服务可及性5个维度,单个维度含有条目2-5个,共20条,单条应用5分制,5分最好,1分最差,得分越高,效果越好。(2)记录血栓、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常、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

7、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土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环境设施、人文关怀、质量及安全设施、健康教育、服务可及性等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感染2例,感染率为4%,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见表1。3讨论因肿瘤患者化疗需求,或由于机体虚弱,在传统治疗中,需给予化疗药物或营养物质中或长期静脉高浓度输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