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27368
大小:24.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08
《刘彭芝教育思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编刘彭芝教育思想一、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二、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一流中学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四、德育是教育的“大道五、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六、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七、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元气八、校长是学校的领跑者九、激活每一个细胞十、创造教育点燃智慧之火十一、体育、美育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十二、超常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十三、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助跑器十四、教育需要世界眼光和人类意识十五、学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人大附中的创新之路揭示了这样的规律:突破能创新,变通能创新,融合能创新,追求能创新,反思能创新,压力能创新,理想能创新,激励能创新,
2、实践能创新,执著能创新,卓越能创新,完美能创新,求真能创新,务实能创新,处处能创新,事事能创新,时时能创新,人人能创新……回首过去,最深切的感受是我们仍然站在创新之路的起点。 21世纪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和流动的时代,这要求人在一生中要对自己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作出选择,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作出自己的判断。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当代学生应当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兴趣和尊重,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作出明智的选
3、择,能够“知取舍进退”,并发展自己的潜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 基础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起步阶段,它的价值不只是满足眼前的需要,还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个“未来”不仅指的学生个体的人生的未来,也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的未来。 我们习惯于把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在“打好基础”,什么是基础?我们常常把它具体化、短期化了。所谓具体化,就是把“基础”具体理解为学好学校开设的主要科目,主要是指那些要参加考试的、知识性强的科目,如语文、数学、外语等;或者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如计算机等。而所谓短期化,是指强调基础教育对近期的、可测量
4、的考核评比标准的满足,比如,把学科教学的价值定在考试成绩的提高;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对准文明行为;把体育、美育的成功归结为参赛得奖;把教育质量等同于升学率等。如此定位的结果,将导致中小学教育渐渐偏离和丧失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奠基性价值。 推进素质教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谈的问题很多,我只强调三点: 一是正确处理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追求并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核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到
5、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本事、靠得住”。“有本事”好理解,什么是“靠得住”?就是有伟大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能将自己的本事用于服务祖国、造福人类。毫无疑问,素质教育要培养“有本事、靠得住”的人才,不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肯定不行。 二是正确处理好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关系,追求并实现鲜明个性和团队精神的统一。过去的中学教育,太强调学生的共性,这是片面的;现在的中学教育,如果一味强调张扬学生的个性,也是不对的。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人没有个性,社会就缺乏创造力;如果人没有团队精神
6、,国家就是“沙聚之国”,缺乏凝聚力。孔子讲理想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什么叫“和而不同”?就是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团队精神,就是一加一大于二。中学教育要培养的就是“和而不同”的人。 三是正确处理好“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关系,追求并实现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的统一。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一定要具体到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在挖掘每个学生潜能的同时,注意对部分超常学生的培养,保证每个学生都充分发展。中学教育的理想境界,就是既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又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这才是真正地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但我们对全面发展不能作机械理解,
7、它与一所中学办出自己的特色并不矛盾,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中学也可以追求自己的特色。 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我们重点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在中小学教育中,要看到并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年龄越小就越难做到。教师往往会低估学生的能力。事实上,哪怕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其实也已经具有主动性。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压抑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和能动的发展,使他们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悦、精神的满足和能力的发展。学生主动性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能
8、动、自觉、自主地规划自身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 “潜在性”是指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