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与担当

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与担当

ID:30564361

大小:11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31

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与担当_第1页
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与担当_第2页
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与担当_第3页
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与担当_第4页
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与担当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与担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刘彭芝校长的引领与担当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探索与坚守,刘彭芝校长和人大附中已形成了7种引领教育潮流和担当社会责任的主要模式。一是通过与北京市延庆县永宁中学等单位的对口?扶,?扶薄弱学校,带动区域教育发展;二是通过委托管理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中学、农大附中、翠微中学、北航附中等,派出管理干部,谋求共同发展;三是通过合并管理海淀西颐实验学校等学校,合并薄弱学校,扩大优质资源;四是通过成立人大附中宁夏实验学校、郑州分校,开展远程互动教学、跨区域合作,教育扶贫,惠及中西部地区;五是通过创办“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

2、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为云南、宁夏、四川、新疆、武汉、浙江、深圳等地培养“双卓”人才;六是通过参与“全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为全国基础教育培养“种子教师”;七是通过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共建网络教育联盟、优质教育资源。  刘彭芝说,办好人大附中,是一种引领;?扶薄弱学校,是一种担当。引领和担当是人大附中工作的“一体两翼”,是完整和真实的人大附中。正是在引领和担当过程中,人大附中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成就一所中学的价值最大化。可以说,刘彭芝的

3、引领是大气的、持久的,担当是宽广的、普惠的,她不仅超越了“子率以正,孰能不正”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的个体行为层面,而且延伸与扩展为一种社会自觉行动。我们不难发现,刘彭芝的引领与担当,绝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图名与逐利,更不是屈于某种外在压力;而是植根于她的理想与信念,植根于她的执着与追求、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种引领与担当,有其深厚的理论、实践和现实的基础。  一、引领与担当缘于人文主义的关怀  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学校教育承担着把学生培养成为成熟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态度、知识、

4、技能、心智的基本社会责任,既承担着“个性化”的课题――尽可能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学校人;又承担着“社会化”的课题――使每个学生毕业后,成为完整的社会人。教育的深层价值是使每个自然人经过文明教化成为社会人,就是使学生一方面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心智、生命和生活的主宰,另一方面又有良好的社会意识和责任能力,尊重他人成为他自己的心智、生命和生活的主宰。  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剧增,特别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竞争,感受到面对现实的无所适从。人

5、们担忧教育能否?助孩子塑造健全人格,能否培养他们的社会良知、担当精神和真才实学,能否?助孩子适应社会并建设社会,进而使人们过上幸福、和谐、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对此,刘彭芝用人文主义的情怀做了引领性的回答。她认为,教育的意义是把人的本质引申出来,引申出一个超越自己和站立起来的人,赋予人以更丰富的内涵,使人获得尽可能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是让人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生命的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获得一种愉悦身心的成就感。她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而丰富的

6、生命,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的需要。”“9学生不是冰冷的容器,不是任人驾驭的机器”,“教育不是禁锢,不应是扼杀,教育应该是尊重与宽容,是欣赏与关爱,是引导与激励,是平等与合作。”在为学校确立办学思想时,她坚决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了高考而高考,提出“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她不仅在人大附中实践这一思想,而且用这一思想引领?扶学校、联办学校以及联盟学校的教学与实践,引领他们注重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中寻求共赢的局面,注重在人

7、性解放和社会责任中努力创造双赢的结果。  二、引领与担当缘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受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人生成长和人格发展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国普通教育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理解和把握不够。处于少年时期和青年前期的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产生理想、树立志向、形成个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生命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逐渐展开,生理的、心理的、理想的、现实的,不一而足。在这一阶段,青少年要么树立雄心大志,大有作为;要么碌碌无为,走向平庸,甚至为社会所抛弃。于是,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8、问题,成为中学教育的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刘彭芝作出了理性的回答。她说,“9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不赞成中学过多地强调特色鲜明,而主张中学教育必须走全面发展之路。中学与大学不同,中学是全面打基础的,大学则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一所大学可以说以文科或理科见长,甚至可以说本校以法学、商学为招牌;但一所中学不可以说本校以文科或理科见长,更不能说本校以数学、历史为招牌,中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均衡,学生的发展必须全面。”她认为,教育首先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其次是成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