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造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12.doc

怎样创造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12.doc

ID:53817693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怎样创造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12.doc_第1页
怎样创造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12.doc_第2页
怎样创造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12.doc_第3页
怎样创造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1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怎样创造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1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创造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我们现在有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信心,感觉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而我们教师在与学生共同的课堂生活中同样也享受不到幸福与快乐。我就想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我们的课堂呢?所以我想借着今天的的教研活动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一是要教学生,(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学生)能听得懂的数学。我们要说学生能懂的话,并且要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二是学简单一点的数学。(这里所说的简单不是随

2、意,它是一种精湛的设计;简单不是低效,它是一种高效的整合;简单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也就说我们在教学时要用熟悉的来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来解释抽象的。让课堂中的每个步骤都是简洁的,实用的,愉悦的,具有激发性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孩子喜欢的。三是学数与形相结合的数学。有一句话说的好“数缺形时少真实,形缺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他们对这里的生活有着很多美好的期待,枯燥的数字,繁杂的算理,会让孩子们望而却步,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把数形

3、结合的这种思想体现在教学中。例如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先让孩子们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数海鸥、摆小棒之后,让孩子们通过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过程来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非常直观的体验了10个一就是一个十这个过程,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四是学动手做的数学。在孩子学习时,仅是听见的,容易忘记,在听的基础上加上看,就容易记住,如果再配上做,那就理解了。这一点我们老师都能体会到。五是学“不太严格的数学”,如果在“严格的但学生不理解”与“不严格的但学生理解”这两项上做选择,后者自然优于前者

4、。教师不要急于把严格的数学概念一字不差地呈现给尚未具有严格思维的小学生,不能认为不从严密的概念定义出发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比如我们在教学连加和连减的简便运算时,学生在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时,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有些稍差一些的学生更是不知道怎么简算。尽管老师费尽口舌把方法反复的给学生复习,可就是有些学生不会灵活运用,不是忘了加括号,就是忘了改变运算符号。我记得有一篇文章中写到了一个打比方的方法,我觉得不错:现在要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好比老师现在要将脚上的两只鞋扔到教室外面,我可

5、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一只一只地扔,第二种是先将两只鞋捆扎在一起,然后一下子扔,结果相同,都将两只鞋扔到了外面。其实数学学科是抽象的,数学知识是严密的。但数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现实世界,它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概括。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数理与事理也是相通的。因此用这样的不太严格的事理来说明解释数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规律,也许就是所谓的学生要学“不太严格的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严格的不理解还不如不严格的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学生才能够掌握和运用。我就说这些,下面请各位老师也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用

6、心地读懂学生、专业地读懂教材、智慧地读懂课堂”。争取早日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铃声响,思未断,情未了。”相信每个老师都想把工作干好,但有好多老师总是得不到学生及家长的喜爱。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学生观,我们在工作中是否做到像吴老师说的那样呢。只要我们按吴老师说的去做,我们一定会成为孩子喜爱的好老师。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数学枯燥,相当于站在花园外,说花儿都不好看。我们得承认不是每个孩子都很喜欢数学,都具有数学天赋。有些孩子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学习数学成了他们的负担。因此我们就要创建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把

7、学生领到数学王国这个大花园里去。简单不是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简单不是低效,它是一种高效整合;简单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有的教师,会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解释的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明白,喜欢学习;有的教师则是把简单的数学问题,变得复杂难懂。数学的特点是严谨,而小学数学则除了严谨之外,更应是简单的数学。课堂中的每个步骤应是简洁的,实用的,愉悦的,具有激发性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孩子喜欢的。我曾抱怨现在农村的学生视学习为负担,感受不到学习的兴趣,但却没有像吴老师那样用研究的态度找出问题的症结。而今天我却认识到有问题的

8、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总之,老师的报告对我来说既“好吃”又有“营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