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葵花朵朵.doc

古诗里的葵花朵朵.doc

ID:53813126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7

古诗里的葵花朵朵.doc_第1页
古诗里的葵花朵朵.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古诗里的葵花朵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里的葵花朵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时期,每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葵花的脸盘儿总是迎着太阳慢慢向西转动,尽情吮吸着阳光的精华甘露,不断地壮大自己,直到日薄西山,才停止转动。夜间,葵花又悄悄地把脸儿摆回东方,等待着第二天初升的旭日。它日复一日、不辞辛劳地重复这一动作,养精蓄锐、孕育果实,直到自己的圆脸上丰满润泽,遍布花籽。这时,它不再迎着朝阳转动脸盘儿,而是一直向着东方,直到被人类采撷,化为香瓜子、葵花油……     葵花始终向着太阳转动的自然特性,被大家拟人化,比喻为一种向往光明矢志不渝的美好品格——“葵花朵朵

2、向太阳”。     我们的先辈,颇为看重葵花忠诚向阳的品格,宋人刘克庄云:“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树深。可曾霑雨露,不改向阳心。”他把葵花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仍不改“向阳心”的特质,表达得淋漓透彻。明人蒋忠则说:“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他也把“向阳心”视为葵花的优点,予以赞赏。在复杂的人类社会里,葵花的向阳心常被赋予不同的思想内涵,以抒发人们不同的志向操守。宋人梅尧臣写过一首《葵花》七绝:“此心生不背朝阳,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旌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这首诗赞美葵花永向日的高风亮节,以汉

3、朝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坚贞不降,宁可牧羊誓不变节,直到十九年后匈奴与汉朝和好,才被遣返回汉的典故为例,赞颂了苏武忠贞不渝的爱国之心;又把众草不能遮蔽葵花的高洁、零落入泥不保晚节作为反衬,进一步突现爱国者的傲然风骨。在这里,葵花的向阳心表达为爱国心,全诗格调倏然提升。     不过,古代也有不少人出于忠君思想,把葵花的向阳心异化为忠君心。在封建社会,出于君臣道德,人们把君主比作太阳,把葵花向太阳比作忠君思想。如宋人刘上安云:“物性不可夺,葵藿倾太阳。为臣兹取节,万古有余芳。”他视忠君为向阳,臣子服服帖帖地匍匐于皇帝脚下

4、,言听计从,才能称之为有节操,才能万古流芳。这种现在看来十分陈腐的教义,在封建社会却是普遍流行的。连唐代诗圣杜甫也是如此,一方面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人本爱民思想;另一方面,又称“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认为忠于君主即为“倾太阳”,浓郁的封建忠君思想跃然纸上。但对古人不宜苛求,毕竟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所生活时代的历史局限。杜甫忠君,仍不掩其忧国忧民的文化名人的不灭光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