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隐喻的英译策略

汉语词汇隐喻的英译策略

ID:5380261

大小:286.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汉语词汇隐喻的英译策略_第1页
汉语词汇隐喻的英译策略_第2页
汉语词汇隐喻的英译策略_第3页
汉语词汇隐喻的英译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语词汇隐喻的英译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卷第l期南阳理工学院学报Vo1.6NO.12014年1月JOURNALOFN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Jan.2014汉语词汇隐喻的英译策略蔡德顺(黎明职业大学外语系福建泉州362000)摘要: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人类的认知和文化。汉语词汇丰富的隐喻在英译时需要灵活处理,可以根据不同语境、文化内涵和隐喻的凸显程度,对其进行直译、意译、转换目标域或直译加释义。关键词:隐喻;直译;意译;转换目标域;直译加释义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古已有之,但随着隐喻于使用时间之久、使用范围之广以及汉语词汇凝练学家

2、Lakeof提出“概念隐喻”以来,人们拓展了视简短的特点而使人们忽略了其中所含的大量的隐喻野,将隐喻的范围扩大到语言的普适性当中,认为隐特征,人们只认识其基本涵义,却忽视其内核的隐喻喻在语言当中占了大概90%,远远超出传统修辞手性,也就忽视了词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隐喻有显法的狭隘定义。作为体现思维和概念的体系,隐喻性隐喻和隐形隐喻,前者如“生命是一个历程”,将在各种语言当中都不乏其例,在常规语境中,这些词目标域“生命”和始源域“历程”都体现出来,很容易汇的“形象联想意义和文化意义仅蛰伏于人脑的百理解,而后者如“他崩溃了”。“崩溃”

3、最初指的是事科知识库里;只有在受到外部因素刺激后,其形象、物倒塌、土崩瓦解,后来用来隐喻一个人情绪激动、文化特征的联想才可得以复苏。”无法自制的心理状态,但是它与“生命是一个历程”隐喻一般认为是以熟悉的事物作为目标域,不相比,却是更不易察觉,因为没有体现出始源域熟悉的事物作为始源域,目标域映射到始源域,使人“土、建筑物”等。显化程度高点的隐性隐喻有“班们得以借用头脑当中已有的图式结构里面所有的熟门弄斧”、“闭月羞花”、“赴汤蹈火”、“灵光一现”悉的事物帮助理解不熟悉的事物。所以投射的两端等。多数汉语习语都含有隐喻的成分,从词源来看

4、,事物应当有共同点,即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始源域,必习语一般来源于历史上的某个事件,将这个事件的须找到始源域与目标域的共同点,由于人们对目标特点给神化,使这种一次性的事件固定成永恒,通过域的特点较为熟悉,所以比较容易理解这一共同点,隐喻于词汇当中而得以“流芳百世”。这种情况的而理解了这一共同点之后,对原本不熟悉的始源域隐喻在翻译时是否也可只进行简单的内涵传递?我也就能理解了。所以隐喻需要人们用惯常的认知思们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灵活处理。维进行解读。隐喻拓展了人的思维定势,活跃了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特别是对熟悉的事物,通过将之直译投

5、射到新事物当中,可以使这一熟悉的事物获得新的功能,A事物不仅仅是其本身,还可以用来描述B人类思维有其共性,而思维体现在语言当中。事物,方便人们对B事物的理解。隐喻的这些基本隐喻语言在英汉两种语境里有相当多的共性,体现的功能证明了隐喻存在的必然性。人类思维的共性,对于这些通过认知体验可以获得然而,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每个民族的认知相似联想的隐喻,可以保留原来的意象,这样做有利思维也有差异,同样源域的物体,在不同民族中可能于将汉语的隐喻普及到译文文化当中。如“流光溢投射到不同的目标域。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是保留彩”形容色彩之华丽,翻译

6、成英语如果只翻译成co1.原隐喻的目标域还是转换为目的语的目标域,不可orful,则生趣荡然无存,翻译成splashyhues则可以一概而论。从汉语隐喻来看,中国文化一向以含蓄达到相当好的效果,因为splashy表示水会溅出来,著称,中国的词汇简洁内敛,以意统形,许多词汇由在英语里可以形容颜色之亮丽。将“流光溢彩”翻作者简介:蔡德顺(1977一),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汉语对比、语用学。E-mail:189724@qq.oom第1期蔡德顺:汉语词汇隐喻的英译策略译成splashyhues,达到了与汉语相同的效果,取“颜“眼睛

7、喷火或耳朵冒烟”的图画,这类隐喻由于其色是水”这样的概念隐喻。用得太多太频繁而不再引起人们对于其词源的想直译汉语隐喻表达型词汇的时候,必须注意有象。对于这类隐喻,可以直接以意译处理,仅译出其的时候会有欺骗性的词汇对等。如“怒发冲冠”很内涵。所以“发火”可以直接翻译成地道的美语多人会联想到英语的习语makehairstandonend,而mad。但值得一提的是,隐喻对成年人和对儿童来事实上,英语这个习语的意思是“Fig.tocausesome.说有不同的意义。虽然“发火”一词基本上不会引onetobeveryfrightened”(

8、fig.代表该习语是一种修起人们对喷火冒烟一类的联想,但是想象力丰富的辞手法,此处指隐喻)。所以这个词语表示让人小孩在说老师生气发火的时候,很可能把手放到头非常害怕,相当于汉语的“毛骨悚然”而非“怒发冲上,指着头发形容说:“老师这次很生气,头上都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