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型转移: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以人的资本为视角-论文.pdf

回流型转移: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以人的资本为视角-论文.pdf

ID:53761070

大小:1.03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4

回流型转移: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以人的资本为视角-论文.pdf_第1页
回流型转移: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以人的资本为视角-论文.pdf_第2页
回流型转移: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以人的资本为视角-论文.pdf_第3页
回流型转移: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以人的资本为视角-论文.pdf_第4页
回流型转移: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以人的资本为视角-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流型转移: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以人的资本为视角-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衢瓣黪2O14年第9期(总第231期)[文献编码]doi:10.3969~.issn.1004—6917.2014.09.028回流型转移:中国农民工的道路选择——以人的资本为视角李新平(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法学所,四川成都610000)摘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三大资本是决定农民工社会参与能力的关键性生产要素。从三大资本出发,中国农民工城市化有大中城市直接城市化、就地就近城镇化和回流转移实现城镇化三种不同的道路选择。其中,通过促进农民工回流型转移,是不发达区域重新参与人口红利分配,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回流在家乡附近的城镇实现城市化是当前政策跟进的主要路径。

2、这就是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主要区域和主要方法。关键词:回流型转移;农民工;城市化;路径;人的资本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917(2014)09—0137—06一、研究背景二、重要文献检索本世纪初,中国城市化进人一个新的高潮,城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学界大多是概括地承认农市不断扩大规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民应该城市化,但是并不针对性地提出农民更适合但是农民工却很难实现真正的与城市融合,能够在哪里城市化。蔡防认为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工依然是少数,这就造成了城蓄水池,因而农民工进城的不可逆转性愈发确定。市的规模化和农民工的半城市化同

3、时出现。与之相目前农民工“有来有去”的模式,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应的是农民工回流已经越来越成规模的出现。管已经没有合理性,从社会发展方面看更存在风险。理层面对的是一方面大城市难以容纳超大规模的因此,恰当的政策选择应该是按照农民工市民化的农民转移人口,另一方面一些离农村较近的城镇却思路推进城市化进程u]。林毅夫的主要观点是主张因农民向城市的大量转移而失去了珍贵的人口红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即“离土又离乡、进厂也利。我们的对策究竟是不断扩大城市规模以容纳上进城”,主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协调亿的农民工在这里直接城市化,还是通过合理政起来,鼓励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提出了策吸引

4、农民工回流农村附近的城镇留下来参与中依靠中小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农村建设重国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制度提供者面临艰难的决在转移剩余劳动力、加大农村投入为劳动力转移创策。大部分农民的最终城市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造环境、以信息化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具体建议趋势,问题是,在哪里实现城市化,以及怎么实现和措施[2]。促进人的发展和新型城市化战略课题组城市化?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必然性,一是农民工已经成收稿日期:2014—02—1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9BKK005)作者简介:李新平(1972一),男,四川乐山人,博士,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法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GUANG

5、XISOCIALSCIENCESNo.09.2014(Cumulatively。No.231)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的农民工可能会在工作的大城市定居下来,就地实农民工,二是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显著提高,在相当现“融’与“接替”的目标;二是大多数农民工则程度具备了留下来的能力;三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比可能会在现实条件约束下,选择中小城市尤其是县重越来越高,融入城市的意愿强烈,四是无地农民城作为他们城市化的落脚点,在自己家乡所在地的工开始出现,对城市的依赖陛更强[3】。值得注意的是县城实现城市化的梦想。对于农民工来说,后者具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支持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并没有更

6、大的普适性,可能(也应该)成为农民工城市化有解释农民适合在哪里城市化。当然也有学者对农路径的普遍选择[8】。民城市化持谨慎态度,贺雪峰、董磊明认为如果国三、人的资本视角和农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家不考虑城市吸纳能力,片面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甚至允许农民通过土地交易获得进城买房资金,则目前学界对农民转移问题的研究视角十分开中国可能会因为出现远远超过城市新增就业机会的阔广大,然而,仔细研究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其中农村人口进城而降低进城农民的生活质量,使中国弱点也很明显。一是没有将农民的城市化细分为城城市就业丧失弹性,从而危及中国的现代化事业f4】。市中的城市化还是城镇中的城市化,从而单纯支持持

7、第二种观点,即就地城市化观点的主要学者农民市民化并给出相应的政策,这不符合中国的实是刘文纪,他认为: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进入城情。实际上,农民究竟是在城市直接城市化还是回市实现城市化远不能实现9亿农民的城市化,必须到城镇实现城市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取向。二在“就地”基础上,开辟中国农民城市化的道路。刘是与前述相关的是人们的回流和回乡还没有细分,文纪论证了就地城市化的必要性和主要道路,可以大部分论文都论述到了劳动力回流的一般特征、人看出,他的观点正是避免农民从城市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