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论文.pdf

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论文.pdf

ID:53760824

大小:523.2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4

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论文.pdf_第1页
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论文.pdf_第2页
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论文.pdf_第3页
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论文.pdf_第4页
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11月求是学刊Nov..2013第40卷第6期SEEKINGTRUTHVo1.40No.6口明清史研究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赵强,王确(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晚明”是一个与现代学术体系相伴而生的历史表述,人们在建构这一宏观、整体性概念时,是从传统史学资源中汲取的话语形式,又删汰了这一历史表述形式所暗含的一治一乱、一兴一亡的朝代循环史观,并将一种“现代”意识和历史进化观念灌注其中,进而生发出一系列关乎中华文明整体性演进、变革的重大历史命题。“晚明”之“晚”,

2、不仅是有明一代颓败与迟暮,而是中国“传统”的解体、蜕变,及其自我更新、涅架重生的历史关口。有关“晚明”的历史表述及其阐释,在历史理性彰显的同时,蕴含着更多的、引入瞩目的当代关切和现实情怀。关键词:晚明;历史理性;现实情怀作者简介:赵强,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从事晚明美学史研究;王确,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美学史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JZD0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晚明社会生活观念转型及相关美学

3、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SSXT10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6—0157—07近百年来,“晚明”那段浮华与苍凉的历史,界早已有丰富而深刻的认识。n本文想提出的问及其内部所包孕的中华文明史之蜕变的生机与题是,当我们习焉不察地使用“晚明”这一概念来回光、际遇与挑战,不仅反复回响在史学家孜孜从整体上表述那段内容复杂、意义丰沛的历史不倦的探索中,而且渐次融人方兴未艾的大众消时,我们是如何把自身的历史关切与当代想象融费文化,成为“百家讲坛”等媒介文化中炙手可热入其中的?换言之,中

4、国历史上朝代之兴亡与更的话题之一。“晚明”之所以在学术和大众文化层迭可谓屡见不鲜,为何只有少数朝代的末世——面均引起热烈的反响,自然得益于其本身所呈现诸如唐、宋、明、清等——在历史分期时被冠以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现象的丰富性,以及这种丰“晚唐”、“晚宋”、“晚明”、“晚清”这样的称谓?关富性所能激起的历史关切与当代想象,对此,学于“晚明”的表述中寄托了哪些历史理性与现实一157—情怀?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晚明”这一历史中的“晚世”更倾向于评价一个已经成为过去的表述的发端处说起。历史时段,因而批判意味更为浓烈;而《说苑》与

5、《后汉书》中的“晚世”,则可以理解为“近世”——一、何谓“晚明”?刘向和冯衍身处正在行进的历史过程中,他们之在朝代、时序的称谓之前冠以“晚”字,是中所以用“晚”来概括自身所处的时代,无非是察觉国传统史学家和知识分子传达其历史认识、情感到了山雨欲来、大厦将倾的颓势。所以在他们的指向和价值判断的独特做法。在汉语传统中,言辞中,除了批判和反思外,还蕴含了强烈的愤“晚”既是一种时间描述,又寄寓着特定的情感蕴激、痛挽之情。藉。《说文解字》中说,“晚,莫(暮)也”}l晒,本义到了宋代,“晚汉”、“晚唐”之类的说法开始是日色冥漠、白昼将

6、尽。在古人的语用实践中,出现。如宋祁在《后汉蜀郡太守高朕赞》中说:“晚“晚”除了表示时间上行将终了的意义外,往往还汉多艰,校屋荡焚,经生罔依,弦诵不闻。”卷4严寄托着深沉的留恋、沉痛、悲悼情绪和反思、省察羽在《沧浪诗话》中则将唐代诗史划分为初唐、盛意识。《春秋毂梁传·文公十四年》中记“晋人纳捷唐、中唐、晚唐几个阶段。②在这种历史分期表述茁于邾”云:中,“晚汉”、“晚唐”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意味与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复“晚世”是异曲同工的。其后,又有了“晚宋”之类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

7、的概念,兹不赘述。晚也!①“晚明”的说法则起源甚晚,在现代以前的历这里的“晚”字,无疑具有强烈的情感指向和价值史表述中,我们几乎看不到“晚明”概念的用例。判断。正因为如此,洪迈在《容斋随笔》中称赞但在事实上的“晚明”时期,就有人预感到明朝的《毂梁传》记事笔法“纡余有味”D。当人们将气运已经暮气沉沉,狂澜难挽。最有意思的例“晚”用以概括历史、时序时,这种情感和价值上子,是史学界常常称引的万历《歙志·风土论》中的意味就更加突出了。《淮南子·本经训》中说:的做法。在这篇可以视为以安徽歙县为观测中晚世之时,帝有桀、纣⋯⋯晚世学者,

8、不知道心的“明代风俗史论”中,作者把明初至万历后期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取成之迹,相与危坐而说的历史划分为四段,分别冠以春、夏、秋、冬的时之,鼓歌而舞之,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o[4](P256-257)序:刘向《说苑·建本)贝0说“晚世之人”不能:(一)明初至弘治年间,国家太平,吏治清明,闲居静思,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