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pdf

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pdf

ID:53757251

大小:1.03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4

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pdf_第1页
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pdf_第2页
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pdf_第3页
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o14年3月号石油中旬刊第11卷第8期JournalofYangtzeUniversity(NatSciEdit)Mar.2014,Vo1.11No.8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王宝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位于侏罗系沉积前的榆林高地延9油藏主要受到沉积前古地貌、鼻状隆起和沉积相控制,其中沉积相对油藏分布的控制最为明显,已发现油藏基本都位于曲流河相的边滩砂坝微相内,受到古地貌和差异压实双重作用影响的低幅构

2、造即鼻状隆起是控制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油藏分布;主控因素;古地貌[中图分类号]TEl2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409(2014)08—0023—04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地层是盆地内主要含油层位之一。该地层是在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后形成的一种沟谷纵横、丘陵起伏的地貌景观上沉积的口J。前人对这种古地貌景观进行了恢复,主要发育甘陕一级古河谷和庆西、宁陕、蒙陕和晋陕二级古河谷_2],认为侏罗系油藏主要分布在这种一、二级古河谷的附近砂岩体中,这样深切古河谷既缩短了延安组下部储集体与油源层之间的接触距离,又成为油气运移良好通道

3、。但是,近年来在远离沟通三叠系油源的一级、二级深切河谷的榆林高地古地貌上也陆续发现了大量油藏,因而需要依据目前已探明油藏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油藏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期指导该盆地古地貌高地的油气勘探。1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县西部,属于榆林高地古地貌单元。钻遇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新生界第四系黄土层,白垩系洛河组地层,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和富县组地层以及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延安组地层遭受剥蚀,上部地层缺失,仅剩下部延4+5、延6、延7、延8、延9、延1O地层。延长组地层序列发育完整,演化特征明显,其中延9油层组为研究区勘探开发目的层,其地层厚度一般在

4、36.7~63.7m,平均48.7m,划分为延9、延9。油层亚组。岩石类型主要为次岩屑长石砂岩。胶结物主要类型有铁白云石、硅质、菱铁矿和方解石等,杂基主要类型有高岭石和水云母。砂岩结构较为致密,碎屑粒度主要以粗一中粒、中粒、粗粒为主,其次是细砾级,细一中粒。碎屑颗粒多为次棱角一次圆状,而且碎屑颗粒间大多数都是点一线接触型,胶结类型均为孔隙胶结。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17.49/6,渗透率平均为291.68mD,主要分布在100~1000roD,属于低一中孔、中~高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并以大孔一粗喉型为主。2油藏特征2.1流体及温压特征延9油藏原油密

5、度、黏度等变化不大,平均密度0.85g/cm。,50~C条件下平均黏度8.6lmPa·S,平均凝固点16.73℃。地层水水型主要为NaHCO。型和部分GaG1z型,地层压力平均7.31MPa,地层温度平均37.85℃,地温梯度在3.19℃/lOOm左右,压力系数0.62,属低压常温系统。油藏平均有效厚度4.63m。[收稿日期]20l3—10—06[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3JKO846)。[作者简介]王宝萍(1983一),男,硕士生,现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