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定-论文.pdf

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定-论文.pdf

ID:53757006

大小:1.26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4

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定-论文.pdf_第1页
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定-论文.pdf_第2页
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定-论文.pdf_第3页
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定-论文.pdf_第4页
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定-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定-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2卷第2期贵州林业科技Vo1.42,No.2Guizhou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14年5月May,2014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定田凡白新祥王莲辉姜运力罗在柒(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5;2.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将采集获得的野生硬叶兜兰植株,采用新单菌丝团分离法,分离纯化后,获得6株菌根真菌。对6株内生菌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和分生孢子形状、大小作了测量与观察及一些生物学特性初步鉴定,结果为5株菌根真菌分别属于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胶膜菌属(Tul

2、asnella)和镰刀菌属(Fuaariu),未鉴定1种。关键词:硬叶兜兰;菌根真菌;鉴定;形态学中图分类号:Q948.122.3文献标识码:BMorphologicalFeaturesandIdentificationoftheMycorrhizalFungiofPaphiopedilummicranthumTIANFanBAIXin—xiang2WANGLian—huiJIANGYun—li(1GuizhouAcademyofForestry.Guiyang,Guizhou550005,2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

3、ou550025)Abstract:byusingthemethodofsinglepelotonisolationandpurification,sixmycorrhizalendophytestrainswereobtainedfromawildplantofPaphiopedilummicranthum.Theseendophyteswerethenmorphologicallystudiedforthecolony,theconidiogenousstructuresandthespores,basedonwhich5strainswerepre

4、liminarilyidentifiedtogeneraofEpulorhiza,TulasnellaandFusariu,whiletheremainderwasstillunidentifiedKeywords:PaphiopedilummicranthumTangetWang,mycorrhizalfungi,morphology,identification硬叶兜兰花奇色美,具有非常高的生物学研究提高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增加植株对和观赏价值,引起了全世界兜兰专家及兰花爱好者逆境的抵抗能力,维持较低的发病率qJ。将兰科的极大兴趣川。由于过

5、度采集、走私出境猖獗以及菌根技术应用于硬叶兜兰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将成生境破坏等原因,近十几年来野生硬叶兜兰的数量为保护其种质资源和使其产业化的必然趋势。急剧减少,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属“野生动植物国内外对于硬叶兜兰菌根真菌分类鉴定的研究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的保护报道较少,仅见1名学者对硬叶兜兰菌根真菌进行对象。因此,硬叶兜兰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繁育了分离、鉴定j。目前兰科菌根真菌的分离和形态问题亟待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鉴定还主要依靠组织分离法和传统形态学的方法。硬叶兜兰快速生长成为兰科植物生产者急切关本研究采用新的单菌丝团分离法对硬

6、叶兜兰菌根进注的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共生真菌有助于行分离¨⋯,形态鉴定采用经典形态学方法,即根收稿日期:2013—11—22作者简介:田凡(1985一)女,硕士,主要从事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研究。通讯作者:罗在柒(1978~)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林木生物技术研究(E—mail:luozaiqi@163.com)12贵州林业科技42卷据培养性状(菌落特征),显微形态特征及一些生(是否有隔和分枝,形状和颜色等),测量菌丝直物学特性进行分类研究,对硬叶兜兰菌根真菌进行径。初步分类鉴定,为硬叶兜兰的资源保存奠定基础,1.2.3菌株显微形态观察同时也为其快速繁

7、殖提供技术支持。插片培养法:将菌丝块接种于BDPDA标准培养基和BDCMA标准培养基平板的中间,用小镊子1试验材料和方法夹起一块无菌的盖玻片,在距接种点一定距离处以1.1试验材料45度角的角度斜插入培养基中,不要插入培养基太1.1.1供试植物深,让菌丝爬上盖玻片约2/5时,再用小镊子将盖野生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micranthumTang玻片取出,自然干燥以后,将盖玻片转移到干净的etWang)成年植株采于贵州省惠水县。滴加有染色液或蒸馏水的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1.1.2培养菌株培养基产孢结构特征。标准培养基:美国BD(Difeo)公司

8、生产的标显微照片摄影:在OLYMPUS倒置荧光数码显准PDA(Potatode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