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到《孟子》诗学观念的演变-论文.pdf

从《论语》到《孟子》诗学观念的演变-论文.pdf

ID:53754889

大小:457.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3

从《论语》到《孟子》诗学观念的演变-论文.pdf_第1页
从《论语》到《孟子》诗学观念的演变-论文.pdf_第2页
从《论语》到《孟子》诗学观念的演变-论文.pdf_第3页
从《论语》到《孟子》诗学观念的演变-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论语》到《孟子》诗学观念的演变-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6卷第3期衡水学院学报Vol.16,No.32014年6月JournalofHengshuiUniversityJun.2014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4.03.011从《论语》到《孟子》诗学观念的演变韩世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四书之中《论语》《孟子》引诗说教颇为频繁,但是二者所谓“诗教”的目的和方式又不尽相同,孔门诗教“温柔敦厚”,多是用诗“专对、达政、进德”,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因此社会教化功能很强,颇受历代统治者喜爱。孟子诗教在此基础上有所创见,说教方式灵活多变,且引诗多于论诗,也不再局限于引诗为用,有时也把诗

2、中所述看做是可信的事实,引诗致用,从而达到一定的实践求是效果,这不得不说是对孔子诗学的继承和发扬。关键词:孔子;孟子;诗学观念;《诗经》;诗教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65(2014)03-0042-04[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各诸侯国用来教授子弟,“乃周代通行之课本”,当时各诸侯国在祭祀、燕飨等集会活动中常常引诗美化语言,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诸侯国特使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引诗来暗示自己的意图,赋诗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制度化的礼仪活动。据考察,孔子是我国历史上[2]66第一位真正研究和评论《诗经》的人,堪称诗学研究开山之祖,

3、自此后人逐渐对《诗经》重视起来,诗学也步入正轨。一、《论语》中引诗与论诗的诗学理论《论语》原文20篇,引诗在“学而、为政、八佾、述而、泰伯、子罕、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11篇中出现27次(包括同篇不同句、同段不同句),其中直接引用诗句不多,共出现7次,大都择取二三句“引诗证言”,并不深究原诗的深层含义;整部《论语》中侧重论诗的占绝大部分,在出现27次的引诗中,论诗高达15次。孔子论诗大方中肯、温柔敦厚,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强调为政治教化服务。(一)引诗证言《论语·学而》,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4、这段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自《诗经·卫风·淇奥》,在《诗经》原文里面,“切”“磋”“琢”“磨”均是对斯人磨练过程的形容,或形容人文采美好有学问,实际上是赞美这位君子行政处事的能力,可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真正意义乃是溢美之词,赞扬人素质纯正而美好,返回《论语·学而》中联系上下文即可得知,在这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的是做人要精益求精,不能只局限于表面的美好,要不断地磨练修养自身,以求达到至极,强调的是这个“切、磋、琢、磨”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就是指人的美好品性,这与《诗经》原文的内在含义还是存在差异的。泰伯篇,曾子有病在身,召其门弟子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

5、引用《诗经·小旻》[3]之一言形容自己当时抱病在身恐惧谨慎的心情,这诗的解释有二:一是《毛诗序》:“《小旻》,大夫刺幽王也。”又方玉润《诗经原始》:“《小旻》,刺幽王惑邪谋也。”二是《郑笺》:“所刺列于《十月之交》、《雨无正》为小,故曰《小旻》,亦当为刺厉王。”由此可知,此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身处当时剑拔弩张的政治环境的心境,并非以上《论语》中病痛的心情,所以,这里是直接引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论语·子罕》篇引用《诗经·邶风·雄雉》之一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赞扬子路“衣敝缊饱,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的风范,《雄雉》此篇实际上是刺卫宣公之诗,意思是“不去害人不贪

6、富,万事何不得善果?”指的是对于造成丈夫久不归还家园的君子的指斥,由此可知《论语·子罕》引诗所用含义与原诗也收稿日期:2014-02-20作者简介:韩世芳(1989-),女,河南卫辉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第3期韩世芳从《论语》到《孟子》诗学观念的演变43是不吻合的,只是为了说明当时的情境,说明情况。(二)“思无邪”之诗教《论语·为政》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几乎总括了孔子论诗的中心思想,被后世儒者奉为说《诗》圭臬。“思无邪”原句出自《诗经·鲁颂·駉》篇,是一则“歌颂鲁公养马[4]众多,注重国家长远利益的诗”。《诗经》311(包括6

7、首逸诗)篇,反映了周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情诗,有怨刺诗,有农桑诗等等,孔子一视同仁,认为是真情实感的释放,做出“思无邪”的中肯评价,可见他对《诗经》这部文学作品的态度很具有前瞻性,可谓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划时代意义的开拓创新。(三)孔子论《诗》“温柔敦厚”,强调诗乐教化功能《礼记·经解》篇云:“孔子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言之“温柔敦厚”,是证明诗对人的行为举止和思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诗》三百之“温柔敦厚”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