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47914
大小:610.4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2
《譬论的定型——以《说苑》为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O卷第4期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1.40。No.42014年7月J.ofJiangsuNormalUni.(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Ju1.,2014譬论的定型——以《说苑》为例陈洪(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2.r-苏徐州221116)[关键词]早期小说;譬论;《说苑》;故事论议[摘要]中国早期小说最重要的特征是“譬论”,即譬喻故事加论议。“譬论”约形成于战国中晚期,以《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为代表;中经《韩诗外传》以故事说诗,“譬论”定型于汉代,以《说苑》为代表。《说苑》之“譬论”大致有四种
2、形态:(1)一个譬喻故事+论议;(2)一个譬喻故事论议;(3)一段带有情境的对话+间接论议(篇首论、章论);(4)一个譬喻故事+间接论议(篇首论、章论)。其中,前两种是其基本形态,后两种是其变化形态。[中图分类号]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70(2014)04—0028—08中国早期小说又称古小说,其最重要的特征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是桓谭所谓的“譬论”,即譬喻故事加论议l_】]。关之。文侯顾谓左右日:“为人臣而撞其君,其于“譬论”的形成,笔者已有另文讨论。本文拟以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说苑》为标本,
3、再剖析其中“譬论”的具体形态,以等,师经日:“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日:便清晰地了解古小说的生成。“可。”师经日:“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屈守元概括《说苑》之特点最为精当。“它是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刘向校书时根据皇家所藏和民间流行的书册资料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日:“释之!是寡加以选择、整理的具有故事性、多为对话体的杂著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君道》)_4的类编”;虽入《汉志》子部儒家类,但其内容却近该故事本事又见《韩非子·难一》、《淮南子·乎“杂家和小说家”;体例上广搜博采,“以类相齐俗》,均作晋平公
4、、师旷事,《御览》卷574引《史从”,像是“类书”;形式上大多“具有一定的故事记》:“师经抚琴,魏文侯耽之起舞,经怒,以琴撞文性”_2]。这里主要讨论故事性与论议性相关的侯,文侯大怒,经日:“‘臣撞桀纣之主,不撞尧舜之问题。君。’文侯悦,挂琴于室为戒。”又《御览》卷579引一、《说苑》三类故事形式《十二国史》略同《史记》Lc]。今本《史记》无此文,盖为佚文,但与《说苑》文本较为接近。比较而言,刘向《序奏》称《说苑》有20篇784章,今本存师经或师旷以琴撞国君的理由都不如《说苑》所谓20篇734章],有所散佚。其故事形式大致有三贤君“唯恐言而人不违”。其二,纯对话:类。一
5、类是比较普遍的对话体,又可细分为带情陈成子谓鸱夷子皮日:“何与常也?”对境的对话、纯对话和含有情节的对话三种。其一,日:“君死吾不死,君亡吾不亡。”陈成子日:带有情境的对话:“然。子何以与常?”对日:“未死去死,未亡去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日:“使我言而[收稿日期12014-05—08[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BZW02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0JDXM044)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陈洪,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亡,其有何死亡矣!”(《臣术》)L6这个故事采入故事书,《吕
6、氏春秋》以外,又见于阜陈成子,即田成子、田常,齐国权臣,曾为乱,阳汉简《春秋事语》,残文虽仅“安轼冲人郑师华子皮是其死党。《淮南子·汜论训》日:“故使陈成元”数字_1,也可确证其由来已久。田常、鸱夷子皮得成其难。”《韩非子·说林上》也又《复恩》篇有云:载二人事迹。该条向宗鲁谓“未详所出”,赵善诒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说苑疏证》也无注。检阜阳汉简有“陈成子谓鸱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日:“是吾骏马夷子皮日⋯⋯谓鸱夷子皮”两行残文_7],当为该条也。”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日:“吾闻食骏马肉所本。其三,含有情节的对话: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
7、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肉者相谓日:“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遂溃围,缪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此德出而福反也。l1副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向注谓该条故事又见于《吕氏春秋·爱士》、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韩诗外传》卷十、《淮南子·汜论》、《史记·秦本(《建本》)纪》,而文字各异。其本事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向宗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