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论文.pdf

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论文.pdf

ID:53746877

大小:437.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2

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论文.pdf_第1页
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论文.pdf_第2页
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论文.pdf_第3页
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论文.pdf_第4页
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苏中摘要:“无利害关系”是审美经验的核心,由此,“静观”和“移情”构成了审美态度的两个向度,而这种审美态度实质上就是“审美知觉”。在当代,“生态审美经验”的形成,使得“生态美学”得以勃兴,它呼唤着以敬畏生命、诗性智慧和栖居意识为基本特征的“生态人格”。这种生态人格建筑在“生命态度”之上,是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的产物。关键词:审美经验审美态度生命态度生态人格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338(2014)04—0148—05作者简介:苏中,男,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青海师范大学

2、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审美心理学朱光潜先生曾以古松为喻,指出我们对事物可以持波兰美学家坦塔基威兹曾将其归纳为八种理论。:认为三种态度——科学的态度、功利的态度和审美态度。⋯审美经验是一种独特的经验审美情感是可以分析的;快在这里他是遵循着康德的划分,将人的知、意、情三个心乐主义的理论,即认为审美经验乃感觉上之愉快;认识的理过程分属认识(科学)、实践(道德)和鉴赏(审美)三理论,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认识的经验;幻觉论,将审美个独立的领域,认为它们各有其自己的真理(真、善、经验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幻觉、一种假造和虚构、一种游美),而审美是架设在前两者间的桥梁。耐人寻味的是,戏;移

3、情理论;静观;各种静观理论,包括孤立说、心理距后来朱良志教授在其《真水无香》一书中提到了一种所离说、无利害关系说和完形说;舒适的理论。基本上罄尽了美学上关于审美经验的看法。以上诸说,可谓f见谓的“生命的态度”,“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对象都没有智,有些看法间亦不乏相通之处,它们丰富和营养着我们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对审美经验的进一步认识。关的字宙,我来看占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一般认为,对审美经验的重视和探讨是由l8世纪英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问活了起来,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国经验主义美学开启的,在康德那里得到确立。我们探义世界的组成部分

4、,我的发现使卉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讨审美经验,不能不回到康德。正是康德在继承前人思相关的生命共同体。”他称之为“第四种态度”,并以此为想特别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调和理性主中国美学迥异于西方美学的独特气质。那么,什么是义和经验主义,把美认作为是先验和经验的统一,并以二审美的态度?上述所谓“生命的态度”到底是一种什么律背反的思辨方式,建立起他的以审美判断理论为核心态度?它能否被我们称作“第四种态度”?这其实涉及的美学思想体系,这就是他在“美的分析”里的四个契机到了我们对审美经验的认识。的命题:“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

5、断力。⋯‘美是那不凭一、无利害关系:审美经验再认识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当代美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其研究重心转移到了审美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经验的描述和探讨上。但对什么是审美经验,众说纷纭。时。”“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做一种必然的愉快底对l48象。”_4不难看出,上述四个界说,充满了二律背反,即美解审美与政治和经济、道德、自然和艺术、生活世界、科是无利害关系却又是合功利的;美是不凭借概念而又合技、生态等关联事物的鲜活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加深我乎规律,美是无目的的但又有其合目的性。其中心意思们对康德美学思想的认识。在第一

6、个命题上,即审美何以可能?一言以蔽之,日:审二、静观:审美态度再思考美无利害关系!康德的逻辑似乎是这样,如果假定我的审美经验中的快感与不快感是我站在完全无利害关系立审美“无利害关系”这一概念的发展实际上加强了场取得的,那么这种由我个人作出的判断就因为我的美学的知觉成分——鲍姆嘉通最初就是把审美(Aesthet—“无私”而取得了一个普遍的立足点,从而可以要求着每ica)定义为关于“知觉的科学”的。因为把“利害关系”个人的同意,至于为什么他人一定会同意,乃是出于“人从经验中排除出去,也就是取消了经验的功利性,并赋予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设(共通感),所以是人就没有理它以一种

7、能够直接意识到的价值,审美经验也就是那种由不同意。这就可以解决何以一个单称判断具含普遍性“为了它本身的缘故”而追求的东西。这样,审美对象就和必然性的矛盾。由此,“无利害关系”作为一个前提是是我们“看作为什么”的东西,就是我们在一个“无利害认识和审美、感官快感与审美快感、实践理性(道德)和关系”的精神状态下“看出”的东西。审美态度决定着审审美感性的一个分水岭,全部的审美经验均由此出。这美对象,审美对象决定着审美经验,一切要以审美主体的非常类似于我国古代老庄思想中体道时的“绝圣弃知”、条件为转移,并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审美对象”作为“心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